当年演出时的盛况
亲眼观赏过丹阳秧歌灯演出的人,谁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记忆。
那时,演出的时间大都在年节中和正月下半月农闲的时候。灯队要到哪个村去演出,早两天就送去灯柬。到了那天,上午灯队的角色都穿上演出服装化好妆,拜过老郎后排齐队伍,敲锣打鼓一路走来。该村几位长者代表,提着点亮的灯笼,也敲锣打鼓,早早站在村口,迎接灯队。
灯队入村后,先到庙里拜过菩萨,到祠堂敬过祖宗,到每家去朝过灶公。这些地方,灯队都有一些演唱。这时,每户根据自己的条件,向灯队赠送一点灯钱。至于给多给少,甚至给与不给,灯队是从来不计较的。当这些地方全敬拜后,才是正式演出。演出在村上的打谷场上进行,像后庄这样的几百户大村,一般要演上3到4场,演完一场换一个地方。白天时间不够,黄昏后接着表演,往往都要到半夜时才能结束。
对广大农民来说,欣赏秧歌灯的机会难得,所以其兴致绝不亚于看一场社戏。当接到灯柬后,家家户户早早做好了准备,媳妇回去把长辈请来,嫁出去的女儿这天也都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演出还未开始,打谷场边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挤得人山人海。
夜间的演出最为精彩。角色手中和身上的花灯这时全点亮了,灯光里,那演员身上的服装,化妆的面容,就显得格外艳丽。这是全天中的黄金时刻,演员也最投入卖力。动听的曲调,优美的舞姿,跌宕起伏的情节,把演出推到了高潮。观众有时大笑,有时欢呼,有时心酸落泪,有时宽慰满足。初春的深夜还是寒冷的,但每场演出不到最后结束,几乎没有一个人肯提前退场。
丹阳秧歌灯的淡出
抗战胜利以后,秧歌灯队的建立,在丹阳掀起了又一个高潮,不但东褚和后庄重新成立了灯队,在里庄和导墅的许多村上,也都建起了新的秧歌灯团体。
由于当时大气候的原因,不到三年,这些灯队便都偃旗息鼓,只有导墅徐家村的灯队,坚持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的春天,为配合中心工作,徐家村秧歌灯队,被导墅区政府的工作干部带到了蒋墅作了一次宣传演出。之后不久,也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上世纪50年代,各灯队留下的花灯、服装和道具,相继毁灭,而珍贵的手抄的《秧歌灯书》在“文革”中作为“四旧”而被付之一炬。到这时,一百好几十年的秧歌灯,则完全从历史舞台上淡出,仅仅留在一些有年纪的人群的记忆中。进入21世纪,许多知情的老人先后谢世,今天,还能说说秧歌灯的人,实在已经寥寥无几。
秧歌灯艺术,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她曾有过的特色和品位,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有的地方已经找到了幸存下来的《秧歌灯书》,重建了秧歌灯队,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丹阳是秧歌灯发展早、灯队建立最多的地区。今天,对秧歌灯这门艺术,对秧歌灯在丹阳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对当年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可以进行调查、搜集、挖掘、总结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