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蔡元培也曾写小说

发布时间:2014-02-10 08:4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社会公众的印象中,蔡元培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而广为人知的,他一生著作等身,在其300余万字的《蔡元培全集》中,收录他创作的小说只有一篇——《新年梦》。文艺评论家认为:该小说内容新鲜奇特,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政治价值,见证了110年前蔡元培的政治理想。

教育家、思想家创作的小说有什么独特之处?《新年梦》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它的创作背景怎样呢?

蔡元培的小说《新年梦》共9000余字,1904年2月17日(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二)开始在《俄事警闻》(1904年2月26日改名为《警钟日报》——笔者注)分六期连载。

小说开头是这样的:“公喜!公喜!新年了,到新世界了,真可喜!真可喜!这两句话,是一个支那人(原文如此——编者注)自号‘中国一民’的,在甲辰年正月初一日午前六点钟,从床上跳起来对他的朋友说的。”

甲辰年即1904年,“中国一民”是小说的主人公,全文以其梦游观感为主体展开叙述。

“中国一民”

小说对“中国一民”有明确交代,“原来那人是江南富家子弟,他自幼性情有点孤怪,读书之外,喜学工艺,内地的木工、铁工都是旧法,无所不学,一学就会”,“到十六岁时,……跑到通商口岸作工度日,兼学英、法、德三国文字……他又学了点西人的普通学,学了点西人的工艺,就要游历外国”。“中国一民”先后游历美国、法国、德国和英吉利、意大利、瑞士等国,还到俄国考察,从西伯利亚回到东三省,由北到南,“循着几条河流,一处一处的考察过了,又回到从初次出发的通商场。”

由此可见,“中国一民”是一位重视实学的读书人,对中国和西方有较深了解,懂得时代风气和时代潮流,如小说里所说:“他是最爱平等、爱自由的人”。

蔡元培把小说主人公取名“中国一民”是有寓意的,他其实是蔡元培的代言人。“中国一民”典出《礼运》篇:“故圣人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1902年,蔡元培在爱国学社时,主张“劳工神圣”,曾自号“民友”。1904年主编《警钟日报》时,觉得“吾一民耳,何谓民友”,故取“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诗经·大雅·云汉》)之义,号曰“孑民”,意为自己只是一位黎民百姓。《新年梦》写道,“那时此人已经三十多岁了”,这些梦想实现的那一天,“恰恰选着后一个甲辰年的正月初一,这位‘中国一民’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蔡元培写这篇小说时36岁,一个甲子之后,蔡元培也“九十多岁”,这与“中国一民”的年龄也完全相符。

蔡元培的《新年梦》以“中国一民”为主人公,隐含着他自己的政治理想。

《新年梦》

《新年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呢?

第一,“家人”要变为“国人”、“世界人”。“中国一民”认为人类不能胜自然,“是因为地球上一国一国的分了,各要贪自己国里的便宜。国与国的交涉,把人的力量都縻费掉了……一国中,又是一家一家的分了,各要顾自己家里的便宜,把人的力量都縻费掉了”。由于国人尚无国民意识,“有家没有国”,“连那自己土地都送给别人作战场都不管”,“中国人真厚脸皮”!于是他“长吁短叹”,认为“要是有一天,从家人进一步到成了国人的资格,或者有一天,从国人再进一步成了世界人的资格,有一番新局面,才可以有个新纪念啊!”

第二,主张改造中国。如何由“家人”成为“国人”,进而成为“世界人”?首先必须“好好造起一个国来才好”。但是当时的政府“竟依着一两个人的主意,算做我们多数人的主意,这仿佛一个店铺,被一个冒充管账的人,私造印章,把货物盗卖给别人”。于是,“我们一定要有实力,把这冒充管账的逐了,还要与取货的评理。评理不下来,就要开战”。“中国一民”认为要“把冒充管账的逐了”,指的是要推翻对内专制、对外屈从的清政府;“与取货的评理”、“开战”,就是与列强进行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第三,建立万国公法裁判所。侵略中国的各国海军被中国击败、租借收回以后,外国人“由俄、美两国介绍,与我们议和约”。“中国一民”认为:“我们虽然战胜,但并不是借此占便宜,趁着各国军备零落的时候,就提出弭兵会的宗旨来。”为解决国际间纠纷,“请设一个万国公法裁判所,练世界军若干队。裁判员与军人皆按各国人口派定。国中除警察兵外,不得别设军备,两国有龃龉的事,悉由裁判所公断。有不从的,用世界军打他”,“从此各国竟没有战事了”。

第四,倡导世界大同。因为各国没有战事,“所以文明的事业达到极顶”,“那中国人的康乐,自然更高几倍了”。“中国一民”提出废除姓氏、家庭、婚姻、法律,统一语言、文字,“那时候没有什么姓名,都用号数编的。没有君臣的名目,办事到很有条理,没有推诿的模糊的。没有父子的名目,小的统统有人教他;老的统统有人养他;病的统统有人医他。没有夫妇的名目,两个人合意了,光明正大的在公园里订定,应着时候到配偶室去。……后来竟没有人犯的,竟把这种律例废掉了,裁判所也撤了……一国的语言统统画一了;那时候造了一种新字,又可拼音,又可意会,一学就会,记的是顶新的学理,顶美的风俗”。

第五,建立胜自然会。“中国一民”期望世界统一之后,“大家商量开一个大会,把这些国都消灭了,把那个虚设的万国公法裁判所、世界军也废掉了,立一个胜自然会”。“因为人类没有互相斗争的事了,大家协力的同自然斗争,要叫雨晴寒暑都听人类指使,更要排驭空气,到星球上去殖民,这才叫地球上人类竞争心的归宿呢”。其时,世界大同,人类转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进而开发其他星球。110年前,在古老帝国的黄昏时刻,蔡元培竟能作如此美好的想象,让人几乎不能相信!

蔡元培《新年梦》里所揭示的这些理想,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具有理想国的幻想色彩,这在客观上也受制于当时深刻的民族危机和复杂的社会背景。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

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刺激着有志之士对社会改良的新认识。当时,从西方陆续传入各种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其中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思想敏锐者的注意。

蔡元培认为,各种思想当时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是因为“吾人对现在国家之组织,断不能云满意,于是学者倡无政府主义,欲破坏政府之组织”。(蔡元培《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演说词》)蔡元培出于反清革命、救亡图存的愿望,也学习研究西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和理论,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共产主义互助论”,以及中国古代大同理想等影响。他后来回忆说,“是时西洋社会主义家,废财产、废婚姻之说,已流入中国。孑民亦深信之,曾于《警钟》(实是《俄事警闻》,系蔡元培记忆有误——笔者注)中揭《新年梦》小说以见意。”(黄世晖《蔡孑民先生传略》)蔡元培1906年曾写过《记绍兴志学会三大愿》一文,表示“愿天下无贫人”、“愿天下无病人”、“愿天下无恶人”的愿望,这也是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单滨新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