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河南汝阳一名包工头欠下工友近2万元。为了还债,多年来他四处打工,省吃俭用攒钱还债。不久前,带着当年细心保留的账本和辛苦攒起的钞票,这名“信义包工头”开始了自己的还债之旅。
如果不出意外,被媒体报道渲染的这名“信义包工头”,可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进而成为“诚实守信”方面的模范典型。身为包工头的陈武现,15多年来没有忘记自己对工友的承诺与责任,诚信履行债务责任的精神的确可嘉。眼下正是岁末年关,成千上万的民工兄弟,或正眼巴巴等望着自己挣得的辛苦钱工资回家过年;如果天下的包工头都像陈武现这样多讲诚信,或者工程出资方、承建商、及包工头都能受到“信义包工头”的积极正面影响,拿不到工钱的民工就一定会少去很多!
尽管有着如此良好的猜想与愿望,但是话题到陈武现15年还清农民工欠薪这件事情上来,仍然令人心情非常沉重。因为读透这个“信义包工头”的背后,赫然在目的或却是一本令人心酸的“民生欠账”。
“账本”之一,时年23岁的陈武现欠下的“近2万元工资”,竟然用了15年方才还清。平均每年1300多元、分摊到每个月仅仅100余元。欠债还钱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一旦将陈武现这个账本细化,让人看到的却是其可供气支配收入的低下!平均每个月如果仅只能赚取100多元的用于“还债”,不知陈武现所在地方统计报表中的“农民纯收入”会情何以堪?!
第二本“账”,应该算到洛阳市的头上。话说陈武现当年被工程负责人坑了2万元钱,难不成15年这么长的时间,洛阳方面都还不能找到工程负责人、替陈武现讨回一个公道?即便陈武现当年没有找相关部门申诉,“民不诉官不究”,可现在这件事已然公之于众,洛阳地方的建设管理、人力社保相关职能部门,能否闻风而动积极讨薪,让“信义包工头”的诚信精神不白费,这显然值得舆论继续期待。
此外,“信义包工头”身上的另一个“账本”还不容忽视,农民工等底层劳动者普遍欠缺的维权意识与能力,这个“欠账”或应及时补上。“信义包工头”自身讲究诚信,宁愿省吃俭用15年也要还清工友欠薪,这作为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固然值得倡导;但由此可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薪酬权利、以及在可能欠薪方面的风险防范能力,还应该有法治普及、司法援助、就业培训等多个角度的“民生欠账”亟需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