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被拒 漫画 王成喜
近日,武汉的曹先生陪表弟小徐前往武昌武珞路的纳杰人才市场找工作。小徐头一次到人才市场,好奇地拿着手机东拍西照。小徐看中一个机房维护岗位,但坐镇的女人事主管询问了他的毕业学校和工作经验等问题,然后嘀咕了一句:“估计也吃不了什么苦”,直言小徐不太适合,原因是他拿着iPhone5,可能是富家子弟。
(1月5日《武汉晚报》)
求职应聘,当然有衣着、打扮、行为、语言方面的细节技巧。小徐受到的委屈,当然有“头一次到人才市场”经验不足、求职应聘技巧缺乏的因素。他如果进入人才市场后,能够成熟、稳重一些,或许结果是不一样的。
但小徐的随意,并不应该影响招聘者的判断,人事主管以貌取人的想法和做法,笔者实在不敢恭维。
去人才市场找工作,带什么样的手机好?这个问题看似很无聊,实则反映了招聘者对选择或招聘什么样的人所持的态度。招人、用人,关键不是看应聘者长什么样、个子高低,使用什么样的物品,而是要看应聘求职者对岗位的需求欲望、适应和处理能力。
欲望能体现个人对需求的应对态度和策略,能力反映一个人目前所具有的本领。在同等条件下,有欲望、有能力的人,一定有希望把握住自己,并对所从事的岗位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案。
如果人事主管对小徐的毕业学校、专业和工作经验等问题没有异议,仅仅看到小徐拿着iPhone5手机,就判断小徐是富家子弟,吃不了什么苦,拒绝小徐的求职要求,显然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如此衡量一个人能不能适应岗位、会不会勤奋工作,是一种经验主义做法。
富家子弟固然有怕吃苦、受不了苦而转行的可能,但用人单位没有足够的自信令他们久留,也是对求职者的苛求。
英雄不问出处。以貌取人,是招聘单位的一大通病。对应聘者,有身高、长相、性别挑剔不满意等要求,也有性格、肢体语言、谈吐习惯的另类观察分析。相比前者,后一种情况可能会因为求职者的疏忽,被人认为是求职者的过错。其实,应聘求职者的生活方式、习惯与人的身高长相一样,和求职者能否适应工作、做好工作没有直接联系。这样以貌取人,是职场招聘怪招的一个分支,是人才市场求职招聘者众多,招聘方瓜田挑瓜、花园选花的一种随意式应对。这对应聘者是不幸,对用人单位和用人习惯都是一种误导。
卞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