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王正敏继遭学生举报其申请院士的论文涉嫌抄袭后,被媒体曝出四名院士推荐人“反悔”,联名致信中科院,请求将其除名。媒体1月8日的报道显示,中科院已有回应,“正在了解相关情况,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此事。”
“有关程序”到底是何程序?处理的时间需要多长?回应方语焉不详,公众也向来无从知晓。事实上,两院院士的推荐、增选每次都闹的动静很大,但在普通公众眼中仍是一场密室操作。学术评估的专业性固然是造成这个密室的自然门槛,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中国学术界的上层已经成为了一个资源半封闭的圈子。只有“烟草院士之争”、“张曙光贿选院士”、“院士退休”这样的新闻才能偶尔揭开幕布一角,并强化了公众这样的观感——院士(至少是一部分)原来是各方利益共谋的结果。
比如关于王正敏院士被举报抄袭的新闻。第一阶段举报者与被举报者的较量,曾以王正敏所在的复旦大学的调查结果作结,称其学术不规范,未提及抄袭。这个调查结果恐怕不出意外,对于任何调查“自家院士”高校而言,它都合乎“常情”。现在王正敏申请院士时的4名推荐人联合署名致信中科院,要求将其除名,使得此事已经不可能在小范围内操作、解决,也使得公众能得窥更多院士遴选的细节和流程。循着这条射进幕布后面的新闻光线看,院士评选的问题令人惊心且忧心。
问题一,到底谁来评估、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估参评者的创新成果?王正敏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其参评院士最有分量的部分,是自主研发恢复或重建听觉功能的国产人工耳蜗。但据央视报道,王正敏的团队成员则表示,此人工耳蜗乃是高比例仿制国外产品而成。学术的含金量,会因“研发”还是“仿制”的不同而差之天渊;学者的秤谌,也会因“自主”还是“山寨”的不同而拉开数个档次。所谓院士评选,不就是要判断学术价值、确定学者水平么?如果这个判断都不能达成共识,只能给人留下评估标准可疑的印象。
问题二,推荐制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何在?四名曾联名推荐王正敏的中科院院士,现在反悔并连署“除名信”,展现了维护学术纯洁的公心和勇气,但也暴露了推荐制操作本身的随意和粗率。无论是“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推荐人的渠道,还是“工作量太大、没仔细甄别(论文)”的过程,恐怕都不是偶然情况,只是推荐制既有漏洞的自然反应,更极端化的演绎早就出现在“张曙光贿选院士”的新闻中。这道重要关口一旦失守,无疑将导致院士评选泥沙俱下的效果。
院士评选都如此粗率,那么中国学界严正严谨的冀望何在?不管王正敏一事最后的调查结果如何,其所展现的院士推荐、评选流程的硬伤和隐忧,都将引发这样一问。作为中国最高的学术称号,“院士”二字不但承载个人荣誉,也是学界精神的征象;同样,部分“院士”引起的争议与质疑,也会将整个学界的评价、上升、遴选机制的硬伤带出水面,并进一步将后者脆弱化。学风重建既是个大问题,那就不妨从院士制度改革做起;院士制度改革是个大问题,那不妨就从这种学术不端的调查做起、从推荐制度的革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