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院士造假击中评选制度软肋

发布时间:2014-01-09 07:5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中央电视台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发现了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2003年,王正敏领衔的技术团队研发了号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其实是模仿澳大利亚某公司的产品,质量低劣,致使49名临床试验志愿者受到伤害。而就是这样的“山寨发明”,不仅让王正敏及其研发团队获得4000多万元国家专项科研经费,而且还让王正敏于2005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详见长沙晚报)

尽管造假行为在各行各业都不鲜见,但王正敏靠学术造假竟评上院士,而且造假如此之多、如此大胆,几年时间都未被人发现、举报,仍让人大跌眼镜!若不是他的学生王宇澄目睹了造假过程而且“大义灭师”,这个“盖子”不知还会被捂到什么时候。

是王正敏的造假术太高明、太隐蔽,难以露馅吗?非也。比如他当选院士的论文,271篇中至少57篇涉嫌造假,造假手法很常见,也就是抄一抄别人的著作、一稿多投重复计数、小品文当论文鱼目混珠而已,即使外行也不难识破;他领衔研发的人工耳蜗“专利”技术,更是对国外产品的简单“克隆”,仅外观做了改变,技术本身还存在明显问题,产品寿命只有两年。如此低级的造假手段竟能蒙过专家们的眼,获得院士候选人推荐,并顺利通过中科院的评审和投票选举,真令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院士评选竞争者太少,只能退而求其次吗?更不是。院士是中国最高的学术荣誉,还享有诸多优厚待遇,每次增选竞争都很激烈。以2013年为例,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增选53名、51名院士,有效候选人分别为391名、560名。候选人数倍于当选者,结果竟有造假者混上去了,莫非落选者都无显著成果,或造假造得更厉害?

王正敏造假虽只是被挖出来的个案,但作假手段低劣得如此搞笑,对于院士评选机构来说,是莫大的讽刺。先前,公众透过一些事例,就曾质疑过评选制度的合理性。最著名的例子是张曙光,一个论文数量“少得可怜”,谈不上有什么科研成就的原铁道部官员,竟然只差一票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竞争的资格,就是涉嫌由专家团队集体捉刀完成的两本专著。院士的评选对于造假如此麻木、“宽容”,真令人汗颜!一旦混进院士队伍的南郭先生多了,将有何公信力可言呢?其对学术界风气的破坏,也必是毁灭性的。

王正敏敢于当着自己学生的面造假,并领衔一个团队将“克隆”当专利,已全然将“师德”二字抛到了爪哇国。跟其他造假者一样,这些象牙塔里的“专家”们不惜斯文扫地,其驱动力来自于“一高两低”,一是造假利益之高,比如4000万元的科研经费;二是造假门槛之低,很容易蒙混过关;三是造假成本之低,比如事发后惩戒力度的软弱。显然,要堵塞这些漏洞,唯有借助于启动院士制度改革。我们每次增选院士,是否能使门槛更高些,做到“宁缺毋滥”?评选时,透明度是否该增大些,并鼓励竞争者互相检举、监督?一旦发现造假行为,是否该上升到法律惩处的高度,以儆效尤?这都是院士制度改革应该考虑的问题。(袁云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袁云才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