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招录的4名双语讲解员,有3个是局领导的子女。”近日,有网友匿名举报称,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于2008年招聘了4名讲解员,其中有3人的父亲都是当时局里的副局长。记者调查核实后发现,网友反映的情况属实。不过,淮塔管理局回应称,此次招聘是严格按照人事部门规定进行的,当地纪委、人事局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结论是此次招聘程序符合规定。(12月24日《现代快报》)
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年,又被翻腾出来,要说是由于当事的领导平时工作“得罪人”,有人想借机“诽谤”,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这样的说法,没有证据,纯属猜测,只能是自说自话的一面之词。网络举报的内容是否属实,当事人的回应不算数,媒体也无法一下子给出明确答案,最终还得搞组织出面。
当地人事局有关人士对此已有结论:通过纪委、人事局等部门的调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的招聘程序符合规定。要不要相信组织?这是一个摆在眼前让人纠结又严峻的现实。如果想继续存疑,那就要有更确实的证据来“翻案”,否则的话,相关当事人员的清白不容置疑,同时,网络举报自然属于无中生有。
实际上,一个事业单位总共才招聘四个人,当中三名获聘者的父亲都是本单位的副局长,事发当时没有遭人举报,恐怕不只是三位副局长“人缘好”这么简单。对于一桩时过境迁了的往事,如今依然还能成为一件众人热议的“网事”,不过是其中蕴含的元素,仍然存在一定的吐槽点,实在不能全怪网民们对此抱有“习惯性质疑”的偏见。
无论从社会学角度,对于子代与父代社会地位升降的代际流动分析看,还是俗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三位副局长的子女都能顺利入围,即便是一个孤例,起码让人觉得“有个局长父亲”的确很幸福,也很幸运。再说,根据记者的了解,2008年招聘的时候,也只是在本单位网站及宣传栏公布了招聘简章,信息公开的程度明显不足,即使“当年事业单位招聘并不像今天这样严格”,也算是个瑕疵。
分析归分析,瑕疵归瑕疵。想举报的人已经举报过了,组织调查也给出了结论,媒体的介入,无非是扩大了事情的影响面,毕竟所有环节都无可挑剔地“符合规定”,大家虽然就经验来说满心狐疑,却只能限于口舌之快,发发议论,一切似乎木已成舟。难道,“符合规定”真的是“鉴定完毕”了吗?
每当一个与个人看法出现抵牾的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尤其是牵涉到有关官员的时候,一切的质疑总是首先被当事官员言之凿凿的说辞挡了回去,又常常会被有关部门的“符合规定”的回应消解掉,媒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看起来不过是“挑动”了网民们的敏感神经。可是,如果有更权威的部门接手深究下去,往往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而且,在网络举报、媒体报道、组织调查和网民热议的事件发生流程中,好像只有一个环节是真正的最终裁决者,不过,详细的信息却大多属于内部掌握,外人知之甚少。
在网络举报与事情真相之间,隔着的东西太多,这一点可以理解。然而,是不是该把有关调查敞开来,把能够公开的细节让大家一目了然,而不是以看不到任何实质内容的“符合规定”一句话带过。其实,很多事情上,做到更大范围的信息透明,做起来不是非常复杂的事,还可以消除网民太多的猜疑,何乐而不为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错事终究逃脱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因此,在公共事务方面,必须秉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念,取信于民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才能避免掉进“塔西陀陷阱”。
文/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