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国内·社会

摔婴女童早该消失在猎奇目光外

发布时间:2013-12-25 10:0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10岁李某某,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以“摔婴女童”的身份震惊了全国。事发已近一月,但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女童李某某原来的邻居、同学和老师,都在努力地试图抹掉自己和李家有过接触的事实。女童的成长轨迹,在各方的逃避和不配合下,依旧模糊。除了父亲之外,“重庆摔婴女童”李某某和她的亲人几乎全部消失了。

  (12月24日《新快报》)

悲剧未曾止步,只因人心未曾平复。有关重庆摔婴事件的种种,仍在标签化思维中散播。

12月20日,重庆摔婴女童的父亲李某,通过央视新闻公开了女儿的道歉信。但这封道歉信,并不能平息此前的风波,反而引发更大的怨愤与质疑。

每个人都化身为原原的“至亲”,表达着道德圣堂之上的“永不原谅”。

有一些共识是肯定的:对于原原家长,自然有权表达原谅或不原谅的情绪;而无论是事发后女童母亲第一时间带着孩子辗转迁移,还是此后在赔偿责任与家庭教育上的消极应对,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公众也可以据此表达对当事人的关切与评价。只是,作为一起事关未成年人的公共事件,舆论以惯常的猎奇心态打探其间的“灵异”与吊诡——与摔婴相比,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恶毒的伤害?笔者无意于为女童及其家长张目,但舐犊情深、护女心切,溺爱或冷血,想来也不过是情同此理的事情。

有人说,如果重庆这名小女孩在美国“犯罪”,美国人的处理方法可能是将她送到“训练学校”;如果在英国,她的事儿可能不会轻易被捅出来,即使被捅出来,被揪住“痛打”的也不会是小女孩,而是她的家长。这话固然反映了中外之间在处理类似事件上的理念或制度差异,但更折射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兑现层级。

在给摔婴女童贴上各色标签的时候,谁也不能遮蔽一个现实:施暴者本身也是一个孩子,或者还是一个亟待救治的孩子。以成人思维、以市场逻辑来传播或贩卖悲剧故事,公共理性何在、道德善意何在?

一些细节,令人凛然:譬如校方对打扰早就不厌其烦,“不要再来采访了,我们只希望这件事尽快从公众的视野里淡出,一切都恢复平静。”譬如原来还津津乐道对大批赶来的记者讲述李家故事的街坊邻居们,如今也开始变得不耐烦,甚至会对这些讲普通话的外来者进行身份甄别。譬如更多或远或近的知情人开始觉得烦透了,每一个来的记者都问同样的问题,回答无数遍了却还得重复说,“电视台来一个记者给我特写,我的脸在镜头里显得那么大”……摔婴事件,成了消费主义狂欢下的一个符号,那些本应氤氲其间的善意与关切,被悄悄地消解。是的,他们关心的,也许只是一个主题先行的故事,拼拼凑凑一些所谓的蛛丝马迹,坐实“熊孩子”的魔女传奇。

鲜有人去反思类似儿童的行为障碍,鲜有人去关注摔婴女童的矫治问题。那些长枪短炮的目光里,充满着市侩的猎奇因子,在“还原真相”的幌子下,成全着眼球效应的私欲。

果真如此,摔婴女童早该消失在打探的目光之外,哪怕没有靠谱的救赎,起码不至于被道德暴力所伤害。

今天,在摔婴女童事件上,需要的是更平和、更私隐、更专业的关注与援助。

  邓海建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