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高中女生琪琪从广东陆丰市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前一天,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她的个人隐私信息曝光,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陆丰市警方8日立案侦查后,将服装店主刑拘。(12月15日《京华时报》)
来自网络的舆论暴力如此汹涌,让琪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最终不堪重负,以一种悲壮和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琪琪以生命之名,叩问人肉搜索之痛——公私概念的混淆,群己边界的模糊,当网络资源的使用没有底线,公众的个人隐私就陷入“公地的悲剧”,遭遇过度开发,从而导致矛盾冲突不断升级,酿成人生悲剧。
一次稀松平常的购物经历,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琪琪的人生轨迹。服装店店主“人肉偷衣服女生”的信息引起热烈回响,众多网友纷纷参与“人肉搜索”。 很快,琪琪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均遭到了曝光。与此同时,虚拟世界嵌入现实生活,琪琪成为同学们怀疑、猜忌的对象。深陷舆论困境和信任危机却又无法解决问题的琪琪,无奈地选择了“退出”。
在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琪琪的缺席,反倒给网民提供了“胡思乱想”的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往里面添加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想要发泄的情绪。发照片的女店主先入为主地给琪琪贴上“小偷”的标签,并发动人肉搜索;参与人肉搜索的网友挥舞着道德大棒,却忽视了对他人隐私权的保护。
在事实尚未查明、真相尚未厘清的情形下,不负责任地在网络上“随地吐痰”,必然会导致舆论场域的“一地鸡毛”。不论是声音大而杂乱、说话大而无当的喧嚣也好,还是粗暴乖张的暴戾,抑或是云山雾罩、貌似有理的忽悠,透过人肉搜索这面镜子,我们也可以发现社会心态的集成影像。
许多时候,我们看上去离事实很近,实际上离真相却很远。一事当前,不是“先问真假,后断是非,再说利害”;而是掉进宏大叙事的陷阱,去做是非判断题——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对的就是错的。这样片面化的二元区分,看似快意恩仇,却也存在着“误伤”的风险。不论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狐疑心态,还是“跟着感觉走”的集体盲从,抑或是“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我就这样”的偏执心理,人性的复杂让琪琪成为道德靶子。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一路走好,相信天堂里没有‘人肉’”。人肉搜索这把双刃剑,一旦逾越监督和隐私的隔离地带,也会令整个社会陷入不安。因此,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才能防止人肉搜索悲剧的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