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国内·社会

私密会所莫成“私密贿所”

发布时间:2013-12-15 08:2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一系列严厉规定下,变相公款消费仍然不是个别现象,有人在名目上下功夫,也有人在地点上下功夫,逐渐把大吃大喝之风从地上转入了地下。在北京一家私密会所,一顿饭人均上千元的价格令人咋舌,更高级别的可以达到人均6000多元。服务员还称,八项规定对其经营没什么影响,来此消费的领导太多了。(12月10日央视《新闻1+1》)

有专家在电视节目中称,透过现今制止奢靡、杜绝浪费的各种规定,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似乎可以讲是采取了“下有对策,上有政策”的办法。换言之,让人不敢抱有侥幸心理、随意轻举妄动的大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全民共识和监督,也比任何时候都高度统一与严密了。

专家之语未必没有道理,但电视节目中有视频有真相的私密会所“好日子”景象,却实在难以让人感到安心。这种“不安”至少有二:一是私密会所里代价昂贵的胡吃海喝,是否说明了公款消费的报销制度仍存诸多疏漏?二是某些领导干部热衷混迹其间,有没有想将这类场所异变为一种“私密贿所”的嫌疑?

单纯以商业经营的模式选择来看,私密会所的确无可厚非;即使其以“质优价高”为营销特色,恐怕也不能想当然地把它与助长腐败联系起来。但“私密会所领导多”的揭秘,却无法不让人随之联想开来:正因为如今公众场合的滥用公帑、大吃大喝引人侧目,况且斗胆而试者还会面临纪检部门的明察暗访,所以一些“识时务者”自然想到了“安全第一”,就算有心吃喝,也需先考虑是不是“万无一失”了。

八项规定影响不到,高官常是座上之宾。新闻中这样的无心爆料,其实也隐隐透出,一些不惜花费的请客者,或许正是看中了私密会所的“保险因素”,各求所需地将之当作了“私密贿所”。而那些端坐“高朋”之座的被请官员,自然也心知肚明于这种聚会场所的“绝对安全”,哪怕纯属“友情会面”,也不再担心人多眼杂,坏了自身的清廉形象。

但不管怎么说,群众路线犹在耳边,“私密会所领导多”的爆料你乐意听么?不难想象的是,某些暗地里热衷钻进私密会所,醉心享受“高端大气上档次”消费的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肯定不乏言之凿凿的“剖析反省”。那么,当其转过身子便“深入私密”之时,不知脑子里究竟还有多少“群众路线”的自律和自醒!

私密会所莫成“私密贿所”,或是一种多虑。然而,无论哪种级别的领导干部,经常出入消费畸高的私密会所,则肯定与“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形象格格不入。如果有人不以为然,反将涉足这种场所视作“身份的标志,地位的象征”,那其离“上有政策”的“关注对象”也就不远了。(司马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司马童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