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汉字听写,究竟是谁的游戏

发布时间:2013-12-11 07:3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经落幕,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识字王”们为浙江代表队挣足了面子。“汉字热”悄然兴起,发酵得最迅猛的就属找到“榜样”的中小学了。

杭外最先表态,这样的活动要在全校范围内铺开。而记者这几天也频频收到来自学校的消息,有动作快的已经和央视同步选出了该校的“识字王”,更多的正摩拳擦掌筹备自己的“校园汉字听写大会”。

央视该节目的导演关正文也表态,第二届也要启动,对象依旧是学生,“我们将让全国的适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在各个学校广泛开展竞赛,可以想象到时候的竞赛将有多精彩。”

不出所料,关于汉字的竞赛好戏才刚刚开头。

我个人算是吃文字这碗饭的人,但是对此事却有不小的担忧。首先声明,对那些字认得多、音读得准的人,我衷心佩服,五体投地。近年来我看见的第一个以此自炫的是台湾小说家张大春,他在《认得几个字》的开头出了十道题:识荆、谷驹之叹、宦情、綮戟、水嘴、蚁绿、犹来无止、起复、荒信、裂陕。从词义的角度,比起汉字听写大会更难一些。其实,能看懂听写大会的字、词,已经够佩服了:一个中学生竟然知道这么多。有这样的孩子,家长更放心!

但是我依然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孩子上小学时的事。一天,他拿回来一把算盘,说学校要教珠算。那时候电脑虽未普及,计算器早已大行其道。我当时的想法是你学它干啥?按几个键就可以了嘛。大约是老师和教育界的领导觉得带一个计算器不能防身——万一电池没电了怎么办?万一发生世界大战怎么办?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十来年后人人手中皆有一只手机,计算器只是其中最弱的功能。而如发生世界大战,算盘更没人会带。

现代信息社会给汉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惑,人们都只会认而不会写了。但是带来的更多的机遇,则未为人们所充分研究。专家要干的是后者,而不是去对抗前者。在纸墨盛行的时代,汉字的写不是问题,但是那时全中国的人都有口音,同一篇文章不同地方的人去读相互根本听不懂,所以要发明官话。但官话不可能人人讲,只有朝廷、商人等需要。那时也可以发起汉字读听大会,问题是无此必要。今天同理。能写、能认、能读常用字就可以,听写大会是少数人的游戏,并非必须。

而且竞赛最坏的,就是很快把一个事情做到极端,用辩证法的话,就是很快走到自己的反面。按目前的态势,中学生可以搞这个竞赛,小学生难道就不可以搞?这批字没考倒学生决出胜负,《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不就在书店里、电脑上随时可以拿来出题?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又将在一批好意但非理性的魔掌中辗转受难。尽管我的儿子已经不可能再受此折腾,但我实在不忍心祖国的花朵眼看就要受的折磨,于是为文发一微声。

其实,汉字听写大会不是不可以搞,关键是要将其限定为“成年人的游戏”。大学生以上均可参加,中学、小学应予严禁。要把她做成一个游戏,而不是一个中小学生的紧箍咒甚至棒棒糖。这样的社会才是健康可爱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卢敦基)

来源:光明网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卢敦基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