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国内·社会

广州十万落户指标“没人要”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04 08:4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管理部门能否调整管理定位,从过分强调经济属性中适当抽身,着眼人本核心,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未来抱负

“没有文凭学历限制,只要是高技能人才,都可以申请落户。”日前,广州市人社局局长杨秦透露,广东省正在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落户,按照分配要求,广州今年要完成16万高技能人才落户的任务,但截至目前只吸引了6万左右的高技能人才落户。杨秦坦言,结婚、购房、教育等多方面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落户的意愿。(11月30日《南方日报》)

高技能人才落户广州的门槛并不算太高,只要是国家人社部门认定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不受文凭学历的限制,即可申请并被批准入户。尽管如此,在外来人口接近800万的广州,今年16万高技能人才落户的任务,时至年底尚有10万个指标“没人要”,这不免让人觉得背后问题重重。一定程度上,或许既是农民变市民成本高的反映,也是城市过分强调经济属性的折射,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启示视角。

关于农民变市民的成本,近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医疗、养老、住房等多方面都存在高成本问题,医疗方面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能否合并,养老方面新农保与城居保能否并轨,住房方面能否申购保障房等,都成了农民变市民的羁绊。在广州,落户后集体户口的孩子仍不能享受就近入学的待遇,公租房虽然覆盖外来务工人员,但看不到尽头的轮候使住房梦变得遥不可期。说到底,落户者与城市居民不能“享受均等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是问题的关键。

身份转变的高成本,既有市场的因素,譬如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高,也有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因素,譬如住房保障。这些老问题,在面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定位下,应该有区别于以往的解决思路——即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政府所搭的台子,是尽可能为外来人员和市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从而间接为企业吸纳人才和市场调整结构提供助力。这个台子搭得丰满与否,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

在长期依靠投资拉动GDP的发展模式中,国内诸多城市过分强调了经济属性,而忽视着人本核心。但是,投资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地要推动物价上涨,从而在大城市逐渐导致新鲜血液输入的“人才枯竭”,这种枯竭与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本质影响并无区别。城市管理部门能否调整管理定位和格局,从过分强调经济属性中适当抽身,着力着眼人本核心,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未来抱负。

广州落户指标“没人要”,打破了此前专家学者关于大城市户籍放开将人满为患的种种杞忧,相反却说明,户籍不是关键,关键是户籍所附带的公共福利。由此给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启示是,一方面,城镇化不能只是建楼盖房,必须回到以人为核心的道路上来,否则,大城市的户籍都“没人要”,又遑论新建的小城镇?另一方面,大城市在城镇化中并非就可以倨傲睥睨,以“老大哥”自满,而是在城市化的大框架下,还有诸多短板存在。

城市落户指标遇冷,有人的无奈,也有城市的纠结,如何在转型期中消弭人才流动的羁绊,是改革需要回答的问题。(燕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燕农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