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来,河南周口市开展“电视问政”活动,截至目前已有16名市直单位的一把手接受“现场直播”,不乏有些领导干部“被问得直冒汗”。对此,全国纪检监察标兵、周口市纪委书记杨正超说:“我看你就该冒汗,没有你的冒汗,哪有你委局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的进步?哪有你委局机关行政效能的提升?”(11月21日《大河报》)
这些年,“电视问政”很热,拥趸很多。尤其是看到领导干部在摄像机前被拷问得汗如雨下,民众大呼过瘾、监督部门深感给力、舆论赞声一片。于是,从武汉到温州,从南京到洛阳,从宝鸡到周口……“电视问政”成为真抓实干的制度常态,不少一把手都不约而同地被“问出一身汗”。
客观而言,“电视问政”肯定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有着讳莫如深传统的中国官场而言,这种参政议政的形式创新,将述职与问责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官民对话晾晒在第三方平台上公开博弈,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考验职能作为,创设了一种高效而直接的问政范式,效果与影响远甚于传统的网络问政等。
只是,公众在评价“电视问政”优劣得失的时候,似乎正陷入一种“冒汗偏好”中:好像越是问得哑口无言,越是卓有成效,越是问得汗如雨下,越是振聋发聩。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医认为,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调,常会表现为异常出汗。民众往往就会误以为,职能部门一把手面对镜头汗如雨下,必然是因为在工作中有欠账、有歉疚,剧烈的心理活动最终以“出汗”这样的生理活动表现出来。这样的推论虽然有道理,却未必是实情。“电视问政”问出一身汗,其实还有三个客观因素在:一是熟悉电视演播室的都知道,强烈的舞台灯光下,即便不开空调,也容易让人冒汗。加上各人体质有异,就是不问问题,在舞台上站个一时三刻,不少人也会达到汗如雨下的效果。二是很多人以为一把手冒汗是因为领导对群众的问题产生了敬畏感或愧疚感,这个想法未免太过多情。真正“冒汗”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现场有一把手的直接责任人——市委书记或市长等主要领导在,说得更直白一点,对上冒汗还是对下冒汗,不能会错意。三是“电视问政”考验的其实未必是职能作为的水平,有的做了没处说,有的说了却没做。一把手也不都是专职新闻发言人,方方面面未必真能临场反映出来,有人知道圆场、有人不善应变,语言表达与危机公关能力又多有差异,因此,有些“冒汗”恐怕也只是技巧上略输一筹罢了。
更重要的是,职能处室的一把手,未必是常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而民众问政的内容,又大多是事关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就好比员工把本该问总经理的问题全部抛给董事长,不汗如雨下才怪。“电视问政”因为有矛盾冲突而大有收视率,但泛滥的结果恐怕也就像“电视征婚”一样,上台的时候热情高涨、下台的时候风轻云淡,道理很简单,常态的事情还是需要常态去解决,指望靠一把手上台推动制度转身,实在有点悖逆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
平常心看“电视问政”,才会真正对制度建设与权力监督多一些理性与从容。(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