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一升一降彰显民意

发布时间:2013-11-27 08:3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镇江日报日前报道,今年镇江全市“三公”经费,降低超5个百分点,市级财政用于保障民生的支出达到31.9亿元,增长19.2%。

“三公”经费“晒账单”受公众如此关注,与其自身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三公”经费不像工资、办公电脑等刚性需求看得见,它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弹性。如一餐饭可以几十元解决,也可以花费成千上万,费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三公”消费往往是“软腐败”的多发地带。

一个地方的财力再强,其总“盘子”就是那么大,“三公”经费支出多了,自然其他方面的支出就要少了。所以,长期以来,干部嘴边的奢靡、车轮上的铺张、会议里的浪费备受公众诟病。狠刹“浪费之风”是民心所期,也是党风作风改变之所需。从落实“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再到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公众在期盼,百姓在关注。然而,让管理者向自身利益“开刀”,其改革阻力自然也不小,所以,公众也难免心怀疑虑在观望。如果说,这是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加强作风建设的时代大考,那么“三公”经费超过5%的降幅,民生支出19.2%增幅则是全市上下的机关党员干部交出的一份可喜成绩单。

政府学会过紧日子,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在这样一张“清单”里,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正在主动压缩行政开支,勒紧腰带过“紧日子”,同时将更多财政经费投向民生,把真金白银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提升人民福祉。将公共财政大力向民生倾斜,既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本质,也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增一减之间,传递出的是民生暖意,赢得的是民意民心。

当然,要让所有官员们真正会过、愿过、肯过“紧日子”,仅是“晒账单”还远远不够。既然“三公”经费属于“公”,那么我们就需把政府花钱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实现管理制度的常态化和人民监督的有效化。而这一切,除了公开透明还需让它变为明白账。明年相关部门预决算公开时,能否有一份更详细的账单,我们共同期待。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王 可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