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国内·社会

国考降温不能靠“心静自然凉”

发布时间:2013-11-27 08:3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今日举行,共有13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1.9万余人,是近三年来招录人数首次出现下降。本次国考全国共有152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查,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

  (11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年年国考年年热,年年热来骂不休。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尽管舆论苦口婆心引导年轻人择业要讲究“理趣”,甚至2013年国考招录条件中还摆出了“史上最苦”的架势,但还是挡不住前赴后继的赶考热潮。回头看来,从1994年开始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到2014年国考,时间刚好跨过了20个年头,报考人数也从4400人增至152万人。20年间,不仅人数涨了344倍,每年的报考总人数也连创新高,报名与招录职位的平均比例更是达1000:1,甚至出现9411:1的壮观数字。

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社会,择业是每个年轻人的权利与自由。趋利避害也好,盲目从众也罢,这都是无可置喙的选择。只是,如果从社会的视角考量,本该在实体经济或社会事业中创造价值与财富的精英阶层,一股脑地涌向公职服务部门,这显然就悖逆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法则。

试想,如果乔布斯、盖茨、巴菲特等都一窝蜂成了公务员,不说社会财富会损失多少,起码这个世界会显得有些了无生趣。中国的国考热,在给公职层面提供最优秀的员工的同时,也蚕食了其他行业的人才资源。今天,好在我们已经不再讳言国考热背后的症结,一言蔽之,这是“社会发育不全,市场化程度不高,改革力度不够的反映”。

这些年,我们都在呼吁国考降温,但基本上走的都是形而上的路数:要么是指责年轻人缺乏理想与激情,要么是说社会在职业价值选择上丧失理性。只是,国考从不信这些空洞乏力的老道理,即便是150万人要充当“炮灰”,依然挡不住参考者前赴后继。一句话,国考降温,不能靠“心静自然凉”。

真要使得国考回归理性,最根本的还在于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让其他的行业获得对等的尊严与荣光。劳动者在收入上彰显“光荣”,劳动要素与劳动价值在资源配置中有更多话语权,借助收入分配改革等“系统工程”理顺行业前景与预期,公务员就不至于有太多溢出价值。

二是校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养老金双轨制等社保层面做足公平文章,约束权力、监督权力、制衡权力,让公权不至于沦为个人私欲的VIP——这既能使得公职岗位祛魅,也能弥合一些断裂与失衡。

三是鼓励创造、褒赏创新,让低门槛、有活力、重市场的实体经济成为青年才俊的“梦想锻造车间”,谦抑行政审批与作为,让市场决定经济基础的走向,国考自然就不至于承载过多的价值期待。

好在“三中全会”擂响了新一轮纵深改革的集结号,良政新出,重塑中国。以整饬后的经济社会格局与秩序,让职业选择归于理性、让虚热不退的国考变成人生通道之一,这是考生或准考生的期待,也是社会的美好愿景。

  邓海建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