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初价格上涨后,三元、蒙牛的牛奶价格12月将再度上涨。
(11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
国产牛奶涨价在即,可是很多网友却很淡定,从网友跟帖情况看——不喝,涨不涨与我何干?当然,三元、蒙牛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涨价的利好不必赘述,可风险伴之而来,如果因为涨价而丢失部分市场显然得不偿失。三元、蒙牛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按照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奶源紧张、原料奶上涨,牛奶制品提价乃“水涨船高”,理所当然。企业为逐利而“生存”。然而,在市场竞争处于劣势的背景下,涨价必须更加谨慎小心,企业决策务必看“市场脸色”。大市场要求企业具备大智慧。
中国奶企喝下自己酿制的“劣质奶”,“身体”受到重创,市场极度萎缩。早有人提醒:中国奶企要具备“奶牛品质”——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血。而诸多中国奶企挤的是“劣质奶”,道德血液一而再“被挤出”,这是极其危险的。洋奶粉“异军突起”,并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据悉,目前,洋奶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65%,高端市场占有率高达90%。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的肉毒杆菌事件之后,国人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有所清醒,也正是中国奶企“重振旗鼓”的最好时机。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呼之欲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与明天,国货当自强,落后就要挨打,就市场竞争来讲,这个“打”,是打压,把你逼到市场的角落里,甚至逼得你失去市场。优胜劣汰,市场是残酷无情的,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也不同情弱者。这是市场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内涵,更是健全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
惟有“企业主动性”才能对接“市场决定性”。市场不是“三元”,而是多元化;市场“扬鞭”,期待蒙牛“奋蹄”。培养一个民族品牌、民企品牌历经千辛万苦,但是其中一些民族品牌却不珍惜自己的品牌。一些民族品牌急功近利,并形成所谓的行业“潜规则”,相同行业之间缺少“同行是冤家式的监督”,加之相关监督管理机制的滞后,形成虚假的“强大”,有的是不堪一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当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民族品牌的振兴,都需要喝上一杯“安全奶”、“优质奶”,并注入“道德血液”,以增强“营养”,健康发育,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