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发表2014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时指出,2014年将继续实施现金分享计划,建议向永久性居民每人发放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澳门特区政府直接向民众发钱的历史可追溯至2008年。对此,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教授戴伟表示,澳门直接发钱的做法不可持续,对内地没有任何借鉴意义。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更直斥这种做法为“懒政”,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当使用。(11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澳门特区政府直接向民众发钱,从2008年延续至今。这不仅让内地居民眼红,就连一个珠江口之隔的香港也受到压力。港府财政司长曾俊华也不得不多次出面疏导舆论。澳门只有60多万居民,香港人口则以十倍计;澳门特区2013年的直接派钱计划支出了48.85亿元,如果港府效仿则可能面临巨大的筹资压力,更不要说可支配财力远弱于香港、人口还要比香港多的内地城市。
澳门特区政府直接派钱的政策安排,确实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澳门回归祖国后,尽可能发展多元化产业,但迄今仍以博彩业及相关的地产、观光、餐饮、珠宝、娱乐服务产业为主,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澳门居民的就业和发展空间。澳门直接派钱始于2008年,其背景是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相继在美欧发生,降低了澳门居民通过金融理财等渠道获取投资收益的可能,影响了博彩观光业的发展,还推高了物价。特区政府在当年实施现金分享计划,并作为一种政策机制保留下去,还不断增加政府公共福利,是避免外部经济震荡对居民基本生活造成过大影响。当然,能够每年拿出几十亿现金分配给居民,也与澳门博彩观光业贡献给特区政府的较多税收紧密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直接派钱政策的实施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确实不能保证其持续性,这也是为什么派钱方案是在每年重新酝酿出台而没有成为一项固定法案的原因。
尽管如此,澳门直接发钱的做法对内地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博彩观光业税收是澳门特区政府重要的财源,如前述,这个行业的“过于旺盛”发展对于澳门居民就业发展也有所排斥性影响。因此,特区政府把这笔钱中的一部分直接发给居民,至少是补偿性的政策安排。而对于当地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政府发放的直接现金可以帮助满足基本生活支出的部分需要。这种补偿性的政策安排,恰恰在内地城市是缺乏的。
内地的许多城市都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不但直接推高了居民住宅房价和租价,而且还间接传递到其他产业和行业,导致生活成本年年急速抬升。与之同时,内地一些城市在引进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对地方环境存在重大影响的矿业、重化工业企业项目时,并不征求居民意见,在从这些企业项目征收可观财税收入后,也不向生活权益受到影响的居民作出任何回馈或补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