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新的生育政策,“单独二胎”成为社会近期热议的话题。从各方面情况看,经济压力成为一些人不想生二胎的重要原因。在“生还是不生”这个问题上深思熟虑,说明人们的生育观念走向了理性,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优育”更加重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仅仅是从“账本”角度来决定生不生二胎,笔者以为并不可取。
当前社会上广泛存在一种“养孩子就是负担”的认识。有的家长详细计算生活费、玩具费、保姆费、培养特长费等等,最后把养儿育女和账本画上了等号。事实上,“育儿成本”越来越高的背后,既有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的因素,更有年轻父母间的盲目效仿和攀比。有的年轻父母总觉得买得越多越好,并且价格越贵的东西用着越放心,抱着这样的育儿观念,势必造成育儿成本的不断增加。
这虽然有现实的无奈,但也反映出一些父母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防老,更不是一笔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与父母相互满足了爱和陪伴的情感需要,这显然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此外,教育孩子也不是花钱越多越好,“账本”和“优育”并无必然联系。如何让孩子人格健全、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都不是钱能解决的。有时候,攀比式的追求奢侈,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国家此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既有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因素,更有改善家庭人口结构、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和养老照料功能、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考虑。而后者,也是父母们应该考虑的范畴。
当然,对于正在纠结是否生育二胎的“单独”父母,笔者无意给出任何引导,只是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能考虑得更为全面一些,账本可以“参考”,但不要让它来“决定”。(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