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古渡
镇扬汽渡
润扬大桥
西津古渡义渡码头
有句俗话:“隔江千里远”。千百年来,镇江扬州,两岸人为缩短这“千里”之距,只能是驾舟渡江。于是北边有了瓜州渡,南面有了西津渡。
西津渡,依山临江,具备天然港湾的条件,自古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咽喉要道,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接应南来北往客,东西过路人。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也有迁客骚人、平民百姓。历代名家,李白、孟浩然、苏轼、陆游、朱熹、张祜、王安石等也多游历于此,在此灵感触动,留下许多传世篇章。其中,王安石当年在西津渡乘船北上时,触景生情,留下的形容大江南北两座双子城的名句更为千古绝唱——“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一水之间,相隔的是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扬州坐望江南“远山来与此堂平”。在西津渡卧看北岸“两三星火是瓜洲”。而西津渡在镇江是门户、港口,是北到广陵,西到金陵,东到大海的交通咽喉。滔滔长江,汤汤运河在这里交汇,又是历代漕运重镇。据载,六朝开始,码头口岸就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北宋时期,还开始建立了“救生会”组织,为历史上所鲜见少有,被人们称之为“江南第一渡”。历朝历代它都樯桅林立,商贾云集,千百年来的繁华遗存至今,每个朝代都在此留下了历史的深深印记。
近代时期,江岸北移,渡口东扩,苏北路一带成了长江上货物集散地,镇江港其年吞吐量为长江沿岸各城市之最。人员南来北往,中转车船,拥堵繁忙。长江边火车轮船的汽笛声昼夜不停,京畿路、和平路、苏北路上的赶车、赶船的人群,一阵接一阵,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背驮行李,车拉人抬物件,迈着急促的脚步,奔赴自己的目的地。镇江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堪交通重负。尽管当时镇江火车站是沪宁线上最大的客运站,但也容不了这日益剧增的车流、人流。人们的出行艰难辛苦,物资的流通耗费时日。
1978年年6月1日,镇扬汽渡开通,开始缓解镇江港口的压力,但很快这压力由港口转向了汽渡。虽然汽渡“全天候”通航,怎奈何夏日的台风,秋冬的大雾,时常给汽渡航行亮红灯。加上车流、人流的与日俱增,车排长龙候船过江的情况常有出现。润扬长江大桥开创了镇江到扬州南北交通的新纪元,还记得通车之日,镇扬两地还联合举行了“千年走一回,万人看大桥”活动,市民们在桥上欢呼雀跃,相互祝福。
收集老照片这几年,关于西津渡的也收到了不少,有的影像绝少呈现于世,现一并奉献于读者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