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常回家看看,如何温暖实现

发布时间:2013-10-24 07:3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常回家看看”,您做得怎样?

配图:谢志斌

●调查提示●

“您算没算过这么一笔账,我们的父母现在都有70岁左右了吧,我们假定他们还能活20年,以我来说,我每年只有春节那几天能回家过,其实也就是5、6天,但是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2、3个小时,5、6天是10多个小时,20年是200多个小时,想想就觉得可怕……”这是电影《飞越老人院》里的一段简朴而冷峻的台词。如果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您会经常去看望他们吗?您通常以何种态度对待“妈妈的唠叨”?本期调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

调查图表一:如果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您会经常去看望他们吗?

 
调查图表二: 您通常以何种态度对待“妈妈的唠叨”?

 
    调查图表三:“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您会这样做吗?
 

超五成受访者:偶尔会跟父母谈心说事

本期调查共收回纸质问卷64份,另有135名网友通过金山网等网站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三成受访者虽然不与父母住在一起,但住在同城,会经常回去看望他们,超四成受访者表示“妈妈的唠叨”虽然很烦,但仍会默默倾听,超五成受访者表示偶尔会把生活的烦恼、工作的事情和父母聊聊。

  超三成受访者:

  和父母住同城,会经常回去看望

如果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您会经常去看望他们吗?35.1%的受访者表示住在同城,会常回去看望,10.7%的受访者表示住在同城,但不常去看望,20.1%的受访者和父母异地居住,相隔不远,会常回去看望,21.8%的受访者和父母异地居住,虽然相隔不远,但平时回家次数很少,而12.3%的受访者和父母居住相隔很远,只有春节才回家看看。

  超四成受访者:

  对待“妈妈的唠叨”总是默默倾听

您通常以何种态度对待“妈妈的唠叨”?34.7%的受访者表示听到“妈妈的唠叨”很烦,一听就躲开,但不言语抗议,20.4%的受访者表示很烦,言语抗议,而44.9%的受访者表示虽然内心很烦,但仍然默默倾听。“今天晚上和谁吃饭啊?”“隔壁阿姨介绍的男孩子去看一看吧?”“今年过年可以带一个回家了吧……”对于权权来说,最怕的就是每天一进家门,从换鞋子开始,妈妈就不停地跟在后面唠叨,催促自己赶紧找个男朋友,“有时候为了躲避唠叨,就约朋友吃饭,尽量晚一点回家。”尽管如此,权权理解妈妈为自己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好人家,所以再嫌烦,权权从来不跟妈妈顶嘴,默默地听妈妈“唠叨”。

  超五成受访者:

  偶尔会将生活工作的事情跟父母聊聊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您会这样做吗?36.2%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这样做,12.4%的受访者表示从不这样做,而51.4%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跟父母谈谈工作和生活。“总觉得自己现在大了,不应该让父母担心了。”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梁先生表示,自从自己上班以后,就相对比较独立了,几乎没有让父母再为自己的事操心,工作上的事也都是自己去解决,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梁先生说,今年结婚后,自己有了小家庭,更不会让父母担心,偶尔会回去看看他们,跟他们聊聊生活上开心的事,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记者 曾海蓉)

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

相关报道:

“常回家看看”,您做得怎样?

回家不难,别让忙碌拖住你的脚步

1999年,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以及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身在都市的你,或许已经被主旋律——忙碌包围,忙着赚钱、忙着工作、忙着学习、忙着恋爱、忙着孩子……因为忙,很多人忘记了曾经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树欲静时风不止,子欲孝时亲不在”的悲哀和无奈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常回家看看,您做得怎样?

父母同城,每周回家三四次

家住镇江香江花城的冷女士在镇江新区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丈夫也在新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因为工作原因,两人结婚一年多,暂时还没把生孩子提上议事日程。

“我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公司上午8点的班车,晚上6点才下班,到家后天都黑了,再做饭,完了都八九点了。”冷女士介绍,她和丈夫都是镇江本地人,自己父母家住江南新村,婆家住在润州花园,一般周末或者家里有事就会回家,“或者晚上不想做饭了,就开车去两边父母家蹭饭,然后再回香江花城住。”

她坦言,现在是因为没有孩子,小两口还享受二人世界,如果生了孩子,肯定要和父母住一块的,不然作为上班族,照顾孩子非常不方便,“身边只要有孩子的朋友、同事,基本都是住在父母家,或者把父母接到身边来。”

老家不远,每月都会回趟家

那子女身在异地,是否有便利的条件“常回家看看”呢?在我市一所高校工作的夏女士老家在苏州,大学毕业后就在镇江工作、成家,现在儿子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父母都在苏州,平时他们也会来镇江玩玩,帮我带带孩子,或者做点家乡菜给我解解馋。”她介绍,父母退休后,就习惯了双城生活,在镇江住腻了,就回苏州住段时间。

她表示,因为现在高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交通非常方便,即便是父母回苏州了,她和丈夫周末只要没事,都会带上孩子或坐高铁或开车回苏州看看,“老家毕竟不远,可以想象,我们不在父母身边,他们肯定很孤单,这种感觉在自己生了孩子之后又有更深刻的体会。”她介绍,自己前段时间出差了半个月,虽然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听到电话那头儿子脆脆的声音,感觉心都要融化了,当时特别想立即飞回他的身边,“想到父母,同样是如此,所以趁父母健在,应该多陪陪他们。”

千里之外,回家的感觉真好

“上学的时候,想着要赶紧离开家,出去闯一片天地;大学毕业后,如果能在家里待上十天半个月,会觉得是天大的幸福。”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镇江工作的陕西人小董,提起老家,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说,离开家之后,才知道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强,特别是过节,身边人都团圆的时候,会想家、想爸妈到心酸,“家,成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那块地方。”这句话,他在中秋节那天发在了自己微信朋友圈上,今年26岁、身高1.8米的小董,说起家来,感情如此细腻。

小董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在一家民营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每一次过年回家的时候,妈妈一定会做好他爱吃的菜,爸爸负责掌勺,看着他们的背影,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暖暖的在心里流淌着。他告诉记者,在镇江生活,其实还特别惦记家乡的小吃,各种面食、牛羊肉、肉夹馍、羊肉泡馍……光是想着就要流口水了,如果吃到嘴里了,才叫个“爽”。

“现在我还单身,每年都有探亲假,基本上我会用足探亲假,回家好好陪陪爸妈,这不,国庆长假刚回去的。”他乐呵呵地说。

 记者 胡冰心  

老城区相濡以沫的老人。

将法律变成公民自觉

善待老人,请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一首温情的《常回家看看》唱到了很多人的心里,也让很多在外地不能回家的子女想着常回去看看年迈的父母。然而当“常回家看看”被写进法律,将孝道用法律来约束,警醒很多人。善待老人,常回家看看并不是别人管着,而应当成为一种公民自觉。

用情感“温暖”老年人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现,他们的情感被冷落,孤独感油然而生。”市心理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张长春表示,很多老年人经历过苦日子,对物质并不太在意,更多的是心理的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机能越来越退化,对环境也越来越敏感,对子女的情感依赖日渐增强。对于子女来说,应该经常看望老人,他们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而不是仅仅打个电话吃顿饭那么简单。“老年人也要尽量有自己的空间,多参加社会活动,增加兴趣爱好,当子女自顾不暇时,可以用自我的方式排解孤独,这样的晚年才更有意义。”

法律温情,但操作性不强

当“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被写进法律,不少人表示,“经常”是多长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月,半年?上海首融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秋言表示,新法的出台对一些忽略老人的子女有一种提醒或约束,但这属于情感化的感性规范,可操作性并不大,“‘经常’就是一般人理解的时间,有人认为三天一次为经常,有人认为一周一次为经常,而这些都取决于老人的主观感受,并不是某一个时间所能限定的。”对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她认为这是一种刚性需求,也确实保障了部分人的权益,“有些用工单位请假制度不明确,如果父母生病,在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用工单位不予批假,造成的劳动争议,员工有保留起诉的权利。”

导向意义,功在当下

镇江知名时事评论员王景曙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老吾老”还是“幼吾幼”,都是亘古以来的一种朴素的内在人性,原本不需

要借助任何外力“要我做”,而是表现为自然态度下的“我要做”。如今把这种朴素人性有板有眼地写进法律,以制度来督办,绝不是无谓多事,也不是无的放矢。契合日益加速的老龄化现实背景以及传统文化的转型变革,无论不同个体的感受差异如何,社会整体在对待老人问题上一定出了不小的问题,“缺(弱)什么补什么”成为一种适时之举。为什么法律非规定“(子女)应当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不去规定“(父母)应当倍加爱护自己的孩子”?

“常回家看看”入法,引来不少观点争锋,王景曙个人认为,入法肯定胜于不入。实际操作过程中,那些舆论预判中的技术障碍与伦理尴尬少不了都会遭遇,条文之所以措辞“应当”而不是“必须”,我们可以理解为法律在处理特质事件上的委婉,而没有作出量化、笼而统之的“经常”,与其说是法律的有意模糊,不如说是种无奈。他表示,以当前时势来看,这一举措只要能够把遮蔽某种社会问题的一层“窗户纸”给捅开来,能够显著增强“关爱老人”的社会呼声,实现它的导向意义,已经功在当下。也许有朝一日,法律会进一步出台“配套”规定,如果不“常回家看看”将会承担哪些具体后果。但王景曙认为,任何法律的“面孔”,归根结底都是用来“吓唬人的”:是阻人不为,而不是治人所为。他说,在对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体系中,法律只是最后一道防线,道德救赎永远才是第一位的。如同“随地吐痰,罚款五元”的核心目的是让人不要随地吐痰,而不是通过让人吐痰来创收;也如同“酒驾入刑”的根本诉求不在严打酒驾,而在杜绝酒驾,任何法律条文的制定初衷及最高意义都在于前点警示,而不是后点惩处。当“常回家看看”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公民自觉,当善待老人成为一种总体稳定的社会运行轨道,我们其实应该乐见这一法律条文被“架空”。

(记者 曾海蓉) 摄影:文雯

评论:

常回家看看,如何温暖实现

筱 璃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离乡背井”成为社会的常态。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外奋斗原本也无可厚非。但在不经意间,会发现子女对老人的精神关心也日益薄弱。年轻人总想着,要在外赚更多钱,才能回家给父母买更多更好的东西。其实,对父母而言,比起一些物质上的享受,他们更希望的是精神上的关心。

今年7月1日,新修订通过已久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该法规出台的当天,已经有一位老人起诉了自己的子女,但是平心而论,这样的老人又有多少?更多时候,父母总是无私地奉献自己,总是不在意子女的回馈。每当遭遇“放鸽子”时,又会找无数的理由为其开脱。

其实,“常回家看看”入法生效,更多只是一种法律倡导性条款,它的最大意义并不在法律上,而在于制度给力,亲情给力。人到老年,尤其需要亲情,很多时候,老人在乎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孝敬”,而是能看到子女幸福平安,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希望后辈们常回家看看,很朴素很现实。

前不久,一道“亲情算术题”在网上“蹿红”:假如父母再活30年,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聚会应酬和睡觉等时间,30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约只有720小时。算下来,也就只有短短的一个月。

如今“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律,还要写进天下子女的心间。面对“白头老母遮门啼”,我们什么时候回,多久回一次终归还是要看自己用不用心。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然而会有多少的父母等不到那一天就匆匆离去。父母健在时,多一句问候,就会少一分遗憾;多一分关心,就会少一分自责;多一分理解,就会少一分痛苦。

 

各方声音:

常回家看看,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的蚁族、鼠族、农民工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对于那些表面光鲜、事业有成的白领,也是一种奢侈。

  ——凤凰网评论

“常回家看看”入法有其合法性,从立法层面关注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问题,本身也不失法治的善意。倡导以“德”尽孝的同时,以法约束,“德”和“法”并举,既可以对子女尽孝起到一种指导、提示作用,更好地支持常回家看看的伦理义务,也为极端情况下老人维护其权益提供了法律救济,弥补了当前法律的空白。——央视网评论

笔者建议,国家层面有必要颁布实施细则,制定出可具操作性的处罚标准,这不仅应该体现罪与罚的法理均衡性,也能维护法律的威严。

  ——《山东商报》

在外打拼的人们,工作忙、假期短、负担重,节假日“回家看看”几乎成了奢望。这并不是坏事,将对父母的孝心亏欠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让孝心慢慢发酵,以备日后当父母需要自己的时候,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孝心能量,如果换个思维看待“常回家看看”成了奢望,就会发现其实期权的孝心也许更实用和美好,有孝心,何必“常回家看看”?——长江网评论

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而且没有任何愧疚感的时候,就必须知道,要么是你堕落了,要么是你的心灵已经被城市的钢筋水泥同质化了。而这种心灵的堕落和硬化,显然不是“常回家看看”入法所能解决的。当我们把“常回家看看”入法视为笑话时,其实我们已经成了最大的笑话。

  ——《重庆商报》

  胡冰心 整理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