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逾古稀,逢年过节,怀旧觅趣,喜爱谈点民俗风情,今又中秋,略说三题。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起源的最早之说,见于《周礼·春官》:“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为何称之“中秋”?因为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农历八月十五居于秋季的正中,所以,八月十五称为“中秋”或“仲秋”,老镇江俗称“八月节”。
其民情习俗,据《镇江要览》记述:民间于是日焚香拜月,俗称“谢平安”,即送走炎夏,迎来金风送爽的平安秋季;家家于是日包烂面烧饼,以庆团圆,俗称“团圆饼”。
我在少时最喜爱吃母亲包的中秋节芝麻烂面烧饼,又香又甜,有滋有味,至今还记忆犹新。
中秋节的月饼
中秋节的应景食品是月饼。“月饼”一词的来历,见于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八月馈月饼,士庶之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圆。老镇江中秋节品尝月饼,多数是镇江茶食店地产的“苏式五仁月饼”,此月饼由于配方讲究,具有皮酥、馅香、色黄、油润、层酥相叠的特点,馅心为果料有杏仁、松子仁、胡桃仁、莲心仁、瓜子仁,配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我小时候随父亲购买中秋月饼,多数是在位于大西路的太平村或福禄全茶食店,月饼盒盖上彩绘着“嫦娥奔月”“花好月圆”等花样。
中秋节的赏月
中秋节的应景乐趣是赏月。“赏月”风俗始于唐代,据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宝遗事》记述:“中秋夕,上(唐明皇)与(杨)贵妃临太液池望月。”镇江是“城市山林”,“一水横陈”,赏月佳境颇多,且有诗词歌吟,例如:唐代许浑的《鹤林寺中秋夜玩月》“待月东林月正圆”,也足见镇江中秋赏月古韵悠长;宋代张先的《南乡子·甘露寺中秋》“今夜相思应看月”;明代吴嵚的《金山中秋喜晴》“潮涌金波月满楼”;清代洪亮吉的《中秋夕同人饮(焦山)月波台下作》“皓月出东海”,“东海”,指焦山之侧的海门山。我在少时的中秋节,多数是在家门口的石浮桥顶赏月,那儿可看天上的月亮,也可望水中的月亮,银辉脉脉,秋水悠悠,相映成趣,别有意味。写罢赏月这段文字,心情百感交集:他乡哪有家乡好,第一江山赏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