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上苏州,早晨醒来还在家门口。”这是流行于句容西部的一句俚语,其中“上苏州”喻指睡觉。但在当地民众实际语境中,用的是它的转义,且富含俏皮、幽默,意即嘴上说要办一件事,但因某种原因实际未做。那么,人睡觉却为何被称之为“上苏州”呢?
究其原因,这句俚语背后隐着这一个史实——“洪武赶散”。何谓“洪武赶散”?它是指明朝初年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大规模人口迁徙活动。元末,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四年后,他兵败被俘,自缢于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为巩固政权,朱元璋下令没收苏州城内原拥戴张士诚的士绅商贾的家产,并责令全家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也称“洪武赶散”。“红军赶散”让人知道这是红巾军干的(苏州话中“巾、军”同音,且朱元璋是红巾军出身);而“阊门赶散”则告诉人们“赶散”集结地在阊门。“赶散”一词用得极为贴切,至少让人觉得迁徙并非民众自愿且有相当规模,类似于赶鸭子上架。
朱元璋缘何要将苏州人外徙呢?据说,他非常恼怒于苏州久攻不下,攻城前,曾命令“毋肆掳掠”“毋妄杀戮”,可破城后却大烧大杀,以致“死者枕藉,积骨如山”。平定张士诚后,有一次,他微服行走在南京三山街上,见一老妪坐木榻中,便同老妪攀谈起来,问她是何地人,又问她对张士诚的看法,老妪说:“大明皇帝起兵时,张王知非真命天子,就归附了元朝,让苏人免受兵戈之苦,百姓至今感德。”次日早朝,朱元璋对群臣说:当初,我认为张士诚对苏州人没有什么仁德,从昨天见到的老妪身上,我感到苏民的忠诚,“恐京师百姓千万无此一妇也。”所以,为防原张士诚统治下的苏州人不服统治、聚众谋反,朱元璋想出了将苏州人分散的办法。
“洪武赶散”的范围较广。洪武三年(1370),迁苏、松、杭、嘉、湖诸府4千余户至临濠垦田,又迁江南民众14余万户于凤阳府,这14余万户移民中,相当一部分被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间,又陆续迁江南人到淮安府境内。现今灌南、灌云、金湖、东海等地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居民,其先人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因迁徙集结地多在苏州阊门,故苏北很多现存家谱都明确记载始从阊门而来,这同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集结迁徙是一样的记载。
元末战乱,使苏北广大地区人口锐减,亟须移民充实,同时,江南富豪有很多曾依附张士诚,朱元璋采取这一移民活动,于政治上考量,不失为一项重要举措,有其合理性。新编《苏州市志》记载:“洪武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地区及边远地区,实行戍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洪武三年,迁苏州、松江等地无田农民4千余户到临濠屯田;洪武二十二年,迁苏松阊门一带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盐区);洪武二十四年,迁苏州富民充南京;永乐元年,迁苏州等地富户充北京。”由此可见,明初“洪武赶散”,其规模、范围、影响空前巨大。
对于这一历史活动,史家非常清楚,但迫于明清“文字狱”之盛行,他们不敢秉笔直书,这也是史书及地方志不见或少见记载的真实原因。
既为“赶散”,证明明初实行过大规模政府强制性的移民政策,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一个“赶”字,也道出迁民们的被逼无奈与辛酸。他们到新地后,念念不忘苏州故乡,做梦亦想回到苏州,至今这些移民后裔仍保留着不少苏州人的习俗,如:家谱记载、春节门联、饭食菜肴,都标明来自苏州,保持苏州的特色,这是一种强烈的故土观念的表现,无可非议。句容西部离南京很近,有部分迁南京的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流寓此地,所以才有睡觉说是“上苏州”的俚语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