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起至8月20日,河南省周口市在全市公职人员长期不上班“吃空饷”问题治理中,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达5731人,按每年每人平均工资2万元计算,仅此一项开支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8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人天生都是好逸恶劳。在监管制度不够有力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很多八仙过海的“油老鼠”有机会各显神通,在自己的坑上竖起个假萝卜,从而在体制内外都能博得“双赢”。河南周口这次清查五千多人,引起多方热议。很多网友表示此乃冰山一角而已。仅在2011年5月份,浙江永康市、江西新余市、山东济宁市任城区等地5起事业单位“吃空饷”事件被媒体曝光,一时间舆论哗然。
要说在“空饷”这个领域的清理整顿由来已久。2005年中编办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据公开报道,在四川、海南、重庆等7个省、直辖市,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客观的说,再搞一次轰轰烈烈的清理活动,恐怕数字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吃空饷者的心态,无非是把以小搏大的取巧心理发挥到最大。在单位上攫取体制的福利,同时在市场上也能挣取点外快,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当然,从单位如何跨界到外面去,这是个有技术含量的过程。一些人浮于事的公职单位,本身的编制就是臃肿不堪,几个“能人”不来上班,似乎还可以照样转。但工资、福利照样按时发放,真是神仙日子。
当然,吃空饷的“能人”多少还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并非谁都有资格和能力吃空饷,自己不舍得“割肉”,哪能换得清闲自在呢?如此一来,和某些个手中有权力的官员蝇营狗苟,假以借调、病休、停薪留职的借口也就造成了睁一眼闭一眼的怪象。时间长了,也就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了。
可以肯定的说,吃空饷的各个环节,都有腐败的无限想象空间!这也将严重伤害到群众路线的持续性。看看那些关于尸位素餐的报道,譬如过年要等到元宵之后才上班,还有“国务院好遥远”的本色感慨,看来某些公职岗位的人力资源是过剩了。当这种偷得半日闲的情况还在持续,对于这些人的办事效率,我们是不是该给他们一面镜子照下呢?(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