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忆往昔,风车山上市二中

发布时间:2013-08-17 08:2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概是缘吧,我读书的四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有两个阶段是在“山”上度过的。小学是在镇江笪家山的镇师附小;高中在风车山的镇江市二中。回忆五十多年前的母校,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风车山是与宝盖山相连的一座山。山的一边是当时沪宁铁路上唯一的隧道山洞;另一侧,一座横跨铁路的旱桥——黑桥,将其与宝盖路相连,成为上山的通道。1884年创建的崇实女中就在这座山上。岁月沧桑,这座学校叫过崇实女中,镇江市二中,反复易名,最近又叫崇实女中,只收女学生了。

跨过黑桥,沿着一条“三合土”马路向前走去,一座拱形的大门楼就会映入眼帘。门楼的上方嵌着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用行书体写着“镇江市第二中学”,我们的校徽上,白底红字的“镇江二中”也是这种字体。进得校门,这条“三合土”的路继续向前延伸着,路的左侧是一片斜坡,再下面是一个很大的操场,我们体育课和课外活动都在这进行。路的右侧是数十级的水泥台阶。台阶的上面是初中部的教学楼,学校的大礼堂就在一楼,面对大门。我第一次进入这座礼堂是新生开学典礼。高高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一样,粉刷得雪白,几盏枝形的吊灯和墙上的壁灯给整个会场提供了足够的光照,地坪参照剧场的做法,由主席台为起点斜斜升高,一排排可翻转的坐椅分三列固定在地坪上。主席台上方设吊灯,投射到台上,主席台外沿一排脚灯反射到台上。后来一位老师说,这座礼堂是结合教堂和会堂的功能设计的,当时在镇江没第二家。开学典礼上校长洪达瑛用她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致辞:同学们!我代表镇江市第二中学的全体教职工和高年级的同学欢迎你们……宽敞的会场,温馨的灯光,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初中部大楼再向前走,是一个向下行的坡台。走下坡台,路的左侧是一幢带有地下室的大楼——高中部教学楼。我高中三年就是在这楼里度过的。这层楼的地下室名为地下,其实有一半是在地上的。在地下室外侧二尺外有水泥石块砌得很坚实的挡土墙。挡土墙和地下室外墙之间,建有明沟的排水系统,雨水再大,也不会有水进入地下室。地下室四周开有窗户,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东部用来做学生食堂,其余有的隔成贮藏室,放些锄、铲、扫帚、箩筐类的工具。一位姓王的生物老师见缝插针,带领生物小组的学生放上木架,种起了蘑菇,至于“产品”,当然是送到食堂了。痛心的是:这幢大楼几年前毁于一场大火。

从这幢楼向前又是一个操场,一幢两层学生宿舍楼就在南侧。楼的东头,立有一个当时在镇江独一无二的钢质水塔,因水厂压力不够水供不上而自建的。

在宿舍楼的西头还有一座实验大楼,是学生上实验课和存放各种教学仪器的地方。我在这里见过显微镜、天平、法拉第尖端放电仪等。这幢楼由青红砖相间砌成,上下两层,走廊内包,外栏杆下部镂空,尖型瓦楞顶,十足“洋味”。在我们六二届高三甲班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上,一位姓徐的老校长自豪地介绍,这座楼的造型、结构、内部设施是十九世纪典型的西洋风格,在长江沿岸已很难找到了。

二中还有一座“小白宫”,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全在这里。“小白宫”环境幽静。屋脊尖尖,洋瓦盖面;壁炉烟道立于屋角;几个“老虎窗”蹲伏在屋面斜坡上。外墙窗户呈圆拱形,双层。外层是活络百叶窗,防风、防尘,内层玻璃,通光透亮。室内的装潢也是很讲究。壁灯、吊灯一样不少,护墙板、地板油漆铮亮,深棕色的色调与雪白的墙壁协调。

岁月冲淡了记忆,那时的人和事大多淡化成了模糊的影像。然而有两位老师我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一位是班主任王岱云老师,兼教我们俄语。王老师是一位学者型的老人,高大的身材,宽阔的脑门,戴一副眼镜,一年四季除夏季外,都是西装领带。即使隆冬外加大衣,领带也打得挺括。他天生一副浑厚的男中音,讲课时抑扬顿挫,很能抓住我们的注意力。炎炎的夏日,午后上课我们有点昏昏欲睡,这时他在读讲课文时漫步课桌行间,冷不丁叫你站起来回答问题,有时被提问的同学就会大眼望小眼。王老师叫你坐下后会习惯地说上句:“不要咪卡马嘎的”。意思是不要稀里糊涂的,要认真听讲。有时也会用手指在桌上一敲,说:斯努萨叶阶,夫里马介拉(俄语:请注意听讲),叫你大吃一惊。

为了激发我们学习俄语的兴趣,他还组织我们和前苏联的中学生通信。我记得和我通信的是莫斯科四十九中七年级(苏联小学到高中十年制)女中学生,名字叫叶莲娜,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教师。有时为了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他还会以他浑厚的男中音用俄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

另一位是教我们语文的老师杨漱蔚。她和王岱云老师一样,教课认真负责,批改作文,标点符号、错字、别字,一一点出,评语中肯。如今她已经80多岁了,前些时我们还去探望过她。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陈效麟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