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饭店吃饭会浪费吗?
●调查提示●
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曾经“舌尖上的浪费”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光盘行动”的发起也让原本就餐时喜欢铺张浪费的人开始节约了起来。您了解“光盘行动”吗?您能熟背《悯农》这首诗吗?您在饭店就餐时节约意识有多强?本期调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
调查图表一: 您了解“光盘行动”这一事件吗?
调查图表二:您能熟背《悯农》这首诗吗?
调查图表三:您在饭店就餐时节约意识有多强?
近五成受访者:行走在节约与浪费之间
本期调查共收回纸质问卷75份,另有179名网友通过金山网等本地网站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五成受访者大概了解“光盘行动”,近六成受访者能熟背《悯农》这首诗,近五成受访者行走在节约与浪费之间。
超五成受访者:
大概知道“光盘行动”
您了解“光盘行动”这一事件吗?调查中,有31.7%的受访者表示“很清楚”,53.2%的受访者表示“大概知道”,15.1%的受访者选择“完全不知道”。
“‘光盘行动’谁不知道啊,报纸电视天天报道啊,提倡餐桌节约,拒绝浪费啊!”调查中,不少受访者都这样表示。“我觉得‘光盘行动’这个提倡非常好,在饭店吃饭理性消费的人多了,而且大家也会‘吃不完、兜着走’,这样挺好的,节约资源,是一种美德。”家住京口路的卓先生表示。
近六成受访者:
能熟背《悯农》这首诗
您能熟背《悯农》这首诗吗?对于这一调查问题,56.8%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选择,29.4%的受访者选择“背不全”,13.8%的受访者选择“一句不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调查中,当记者问及受访者《悯农》诗的时候,不少人脱口而出。“这个小时候就学过,相信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学过这个吧?”今年33岁的唐女士在润州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她表示,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成了自己教育女儿不浪费粮食的最好教材。
近三成受访者:
经常浪费
您在饭店就餐时节约意识有多强?22.9%的受访者选择“很注重节约”,48.7%的受访者选择“行走在节约与浪费之间”,28.4%的受访者选择“经常浪费”。
“我自己到底是节约还是浪费,其实我也说不准。”调查过程中,受访者洪先生是一名生意人,他表示,平时经常在外吃饭,“如果是和熟悉的亲戚朋友吃饭,我会按需点菜,但如果是和客户吃饭,都讲究面子,菜每次都会点多,多少都会存在浪费的现象。”(记者 胡冰心)
相关报道:
您在饭店吃饭会浪费吗?
请人吃饭,你会不会因为“讲面子”而点了一大桌超量的菜呢?朋友聚会,满满的一桌菜吃不完,你会不会把剩余的菜打包回家呢?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很多人对生活中的浪费陋习不以为然。特别是吃饭点菜,部分市民喜欢以“讲排场”为先,剩菜无所谓,面子为重。其实,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用餐,杜绝浪费,体现的不仅是用餐者的品德,更是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内涵。记者走访部分市民、饭店,现场目击餐桌上的各种现象,并采访各行各业的人,倾听他们对餐桌文明的看法。
记者直击,饭店消费
周末傍晚,记者在龙吟坊内一家餐馆里发现,刚到饭点,饭店内已经人声鼎沸。“服务员,有什么好菜推荐?多推荐点!”一名年轻男子正在点菜,他那桌有5个人,最终点了12道菜。最终全部吃完的也只有五六道,大多数菜只动了动筷子,有的只吃了差不多五分之一。
据介绍,这名出手“阔绰”的点菜男子正是请客的人。同样是在这家饭店,有的用餐者就比较理性,他们按人数点菜,一人点一个,不够吃再加菜。有一桌3个人只点了4个菜,其中有一个菜还是后来加上去的。她们用餐后,除了剩下一些例如辣椒、蒜头、生姜等调料,基本都是“光盘”。
市民:点菜注意节约,剩菜习惯打包
■王先生:供职于一家文化机构的白领
王先生坦承自己在饭店点菜浪费的习惯由来已久,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上:一是在按就餐人数测算点菜数量时,总是“就多不就少”,尤其表现在吃火锅上,经常是大家都喊吃饱了的时候,还有若干盘子菜没下锅,又按店规不能退,一股脑儿倒进锅中,这时却几乎没人动筷子,又不好打包,从而造成浪费;二是饭局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经常喊服务员“再加几个蔬菜”,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加上来的菜基本都成摆设,吃得很少。
造成在饭店就餐存在“习惯性浪费”的原因,王先生认为这与当事人腰包里的“实际财力”并无多大关联,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个人天性,大大方方;二是受到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裹挟,就是所谓的“要面子”,总认为如果桌子上被吃得“光光的”,自己脸上就会无光。正因如此,王先生说,平时下馆子吃饭如果是朋友请客,他通常很乐意替朋友点菜,这时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高调宣布“不要浪费”,请客的人和点菜的自己都不会感到尴尬。
不过,王先生透露,今年以来,受到全社会倡导“光盘行动”的氛围影响,他本人进饭店吃饭的习惯确实有所改变,菜点到一定数量时也会“敢于”当着客人面请教服务员“我们点这么多会浪费吗”,可见,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塑造对改变人们的各种行为是相当管用的。
■钱女士:经营一家护肤品店的个体业主
钱女士表示,自己和朋友在外吃饭,点菜都不会点太多,吃得饱就行。她说,自己爱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有时要和客户到饭店吃饭,他总会把一些吃剩的好菜打包回家。如果大家都把吃剩的菜打包走,这样就能避免浪费。但目前很多人都碍于面子,不想打包,他们怕这种行为会被别人误解为“小气”。因此,改变社会上这种错误的思想,提倡“打包”,才能倡导餐桌文明。
■小杨:江苏大学大二学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小杨说,自古以来,珍惜粮食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在应该把这种美德传承下去。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育自己要珍惜粮食,自己一直也是这么践行着。她说,在学校食堂,一些同学会将吃剩的饭菜倒掉。学校食堂的用餐人数比较多,如果每人浪费一点,那累积起来数量也是惊人的。在学校倡导餐桌文明,必须营造珍惜粮食的氛围,提高众人的节约意识,让大家能吃多少就点多少,尽量点自己喜欢的饭菜。此外,学校还可以做一些宣传广告牌挂在食堂,提醒众人要珍惜粮食,“餐桌文明,体现了人生的一种美德——节约。”
实习生 杨 帆 本报记者 胡冰心 配图 谢志斌
“不剩菜不剩饭”文明餐桌新风扑面而来
走进酒店大门,就能看到提示节俭用餐的标语;点菜时,服务员不建议多点,还会提醒你菜够了;吃完饭,服务员有礼貌地提醒顾客打包……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我市不少餐饮酒店正在发生变化,“文明餐桌”新风扑面而来。为了让更多用餐者做到“合理点餐、文明用餐、科学打包、避免浪费”,我市在餐饮行业大力推广“文明餐桌”行动,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肯定,消费者合理点餐、厉行节约的意识明显增强。
餐饮行业引导客人厉行节约
为推行文明用餐服务,各餐饮单位在消费者点餐时,服务人员都根据人数推荐菜品数量,防止过量点餐。一些餐饮行业纷纷推出 “半份”“小份”“热菜拼盘”等服务项目,合理投放菜品原材料,引导客人厉行节约。
“我们的服务人员会询问客人用餐人数,并提醒客人理性点餐。客人就餐过程中,服务员随时注意客人的用餐情况,在菜不够吃的时候才提醒客人是否需要加菜。‘半份菜’的服务是我们店的招牌,早在开店之初就有的。”佬土火锅店负责人汪亮表示,顾客吃完火锅后,多点没食用的菜品还可以直接退菜。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饮行业的节约意识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节俭氛围,从而引导顾客合理消费。”镇江大酒店总经理助理李先生告诉记者,顾客在进入酒店内,“不剩菜不剩饭”“文明从餐桌做起”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在服务理念上,酒店则推出菜品“半份”“拼盘”等服务,客人用餐完毕后,如果有菜剩下来服务员还会主动为客人打包,对践行“文明用餐”的顾客进行奖励,赠送水果、饮料等。
“‘不剩菜不剩饭’只是文明餐桌的一部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还要保证市民的绿色用餐,如不使用腐败变质的原材料,不使用地沟油和来路不明的食用油,让顾客吃得舒心。”李先生说。
多举措将文明餐桌行动落到实处
为将文明餐桌行动落到实处,近日,我市出台了《镇江市餐饮服务单位剩饭剩菜行为处罚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餐饮企业未尽到提醒义务导致消费者浪费现象严重,存在剩饭剩菜行为的检查、处罚。
“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具体细则还未确定。”市文明办活动处包先生表示,餐饮企业未尽到提醒义务,导致消费者浪费现象严重,被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或受到投诉举报查实的,由市文明餐桌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凡被新闻单位曝光且进一步整改不到位的,在宾馆饭店餐馆星级评定、企业信用等级、餐饮安全量化分级复核与评定时酌情扣分,并且不得评选为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单位、诚信服务示范窗口和各级文明单位。
包先生说,推行文明餐桌行动,并不是不让市民吃好,而是要吃得精致,吃得营养,吃得不浪费。用规章制度惩戒约束浪费行为,目的主要还是提醒和倡导不剩饭不剩菜。
文明餐桌活动推行以来,外出吃饭时节约点餐、不剩饭菜、吃不完打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饭店和市民的共同选择,一些餐饮企业同样更注重安全、文明就餐。“文明餐桌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大为减少,餐饮企业的责任安全意识也有提高。”市餐饮监督所副所长张先生表示,最近连续多日高温天气,餐饮行业就餐安全也敲响了警钟,为此,组织培训餐饮企业负责人进行安全培训,预防食物中毒,建立信息平台,对各餐饮企业单位情况进行及时通报。(实习生 杨浩宸 记者 杨佩佩)
评论: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筱 璃
饮食中国,有舌尖上的美味,也有舌尖上的浪费。有统计说,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口粮,能养活两亿人。抽象数字化为现实观感,就是我们目力所及之处,处处可见吃喝成风、浪费无度: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后,几乎没有动过的螃蟹、整只鸡、整条鱼……常组成刺眼的“剩”宴,被当作垃圾倒掉。
节俭是对劳动的尊重,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即使浪费关你什么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不能因为花了钱,就任凭你去挥霍社会资源。
当前,《镇江市餐饮服务单位剩饭剩菜行为处罚办法》正在征求意见,在道德批判浪费的同时引入惩罚机制。如此规则的制定或许是有必要的,然而就像当初“酒驾入刑”一样,始于法治,最终还是形成道德层面的文化。对公众而言,如今“喝酒不开车”更多是基于自律,形成道德文化。任何时候,文化元素总是前点引领大众行为,而法治只是后点惩处小众。如今,我们更期盼的是,有朝一日,人们会如同牢记“喝酒不开车”一样,牢记“吃饭不浪费”。
老祖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步富裕,每个人不必都去重新体验饥饿,但这不意味着就可以浪费。如今,面对物质生活的丰裕,我们要在精神层面找回对于粮食的温暖与敬意。借用海子曾经的诗句来表示,“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相关背景:
“光盘行动”进行时
2013年1月,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了公益活动——“光盘行动”。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2013年1月16首先由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原名徐志军)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网友自发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餐具的“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引起众多媒体和网友的热烈反响。
随即,这一活动得到政府和主要领导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在各地各部门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从基层抓起,从春节和“两会”抓起,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光盘”行动之所以能如此迅猛广泛传播,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请客吃饭时造成的铺张浪费有了一次理性的回归;另一方面,这项活动与习近平总书记严打贪污腐败,杜绝党内不良作风以及移风易俗开展新风尚的大思想不谋而合。普通民众对于公款吃喝现象深恶痛绝,又当习总书记大刀阔斧搞廉政,恰逢此时出现的“光盘”行动,道出了民众呼吁良久的心声,顿感共鸣声一片。
(杨佩佩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