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清凉”政策,需全社会发力

发布时间:2013-08-11 07:0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高温下,他们境况如何?

 

 ●调查提示●

热浪滚滚,酷暑难耐,不少劳动者挥汗如雨地奋战在一线岗位。2012年,度过52岁“高龄”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首次迎来“大修”,新版《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于当年6月正式施行,为广大劳动者权益撑起一柄更有效的“庇荫伞”。时隔一年,相关政策落实了没有?您对《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这部法规熟知程度如何?您在单位享受“高温津贴”的情况如何?您对自己单位执行高温作业相关政策情况作何评价?本期调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

 
调查图表一: 您对《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这部法规熟知程度如何?

 
调查图表二:您在单位享受“高温津贴”的情况如何?

调查图表三:您对自己单位执行高温作业相关政策情况作何评价? 

    

相关报道:

坚守高温下,他们境况如何?

最近持续的高温,古城镇江成了一个“大火炉”。37℃,这只是气象站百叶箱里的温度。在室外,总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选择了坚守,当高温成灾时,许多市民选择了休假、避暑游。而他们,年复一年地选择了坚守,奋战在一线,运送乘客、维修坑洞、清扫保洁……战高温,保民生,他们用汗水挥洒着劳动者之歌。

公交司机:与烈日为伴,与高温同行

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进行出车前的车辆清洁、安检,随后顶着烈日在40℃以上的驾驶室里工作超过十个小时,到了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这是我市绝大多数非空调公交车司机每天的工作状态。昨天上午,记者在大市口东站搭上一辆12路车,体验司机樊师傅“桑拿天”的行车感受。

狭小的驾驶室里闷热无比,只有头顶的电扇呼呼转着,像多数非空调车司机一样,樊师傅只有靠它和茶水、湿毛巾降温。毛巾刚擦过没一会,汗珠又密密麻麻地爬满额头和鼻翼。“今年夏天特别热。”樊师傅说,“公司发了藿香正气丸,以前基本用不到,今年都吃了一板了。”他说,在酷热的环境中工作,长时间驾驶,感到头晕、胸闷等是公交司机常有的事。

“公司的领导还是比较关心一线职工的,准备了大麦茶、绿豆汤、酸梅汤以及很多防中暑的药,每次到终点场站休息的间隙可以补充一点。”说话间,车子驶入12路终点站宝塔山公园,站房是一个狭小简陋的临时板房,里面已有调度员与另一名司机在休息。樊师傅趁空喝了点绿豆汤。

休息了十几分钟,室外骄阳依旧,樊师傅又穿着汗渍斑斑的衣服出车去了……

市政养护人,挥汗如雨,修路补路不闲着

头顶热辣的太阳,脚旁被高温沥青“传染”的空气和路面足有50℃以上;头上的烈日让他们汗流浃背、皮肤黝黑,脚下的高温使他们的胶鞋脱胶。他们就是市政养护工人,就算温度再高,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路修好,方便群众的通行。

上周五一早,记者在位于桃花坞附近发现,几名市政养护工人正忙着给坑洼不平的路面摊铺沥青。时间虽然是早晨7点多钟,但炎热的气温已经开始灼烧大地,工人们也已经满身大汗。“天气热,沥青的温度本来就高,到了夏天后,单位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把我们一线工人的工作时间做了调整。”现场,因为滚烫的沥青正在摊铺中,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不少路人都掩鼻快速地走过,但工人们却要在不停得翻动着这些黑乎乎的家伙。记者趁驾驶沥青摊铺车的杜师傅下车休息的空当,和他聊开了,他介绍,“进入夏天后,单位安排我们从早晨6点开始到8点之间作业,避开了最热的中午和下午时段,很人性化。”他边说边擦汗介绍,说完又投入了紧张的施工。

据市政设施管理处政工科科长左勤育介绍,该处有一线市政养护工人近40名,入夏后除了发放绿豆、清凉油、人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还发放了高温费,“针对一线工人特别是沥青摊铺作业温度高的情况,特别进行了错时作业。”

环卫工人:不变的,就是坚守

持续了多天的高温,还有一群人顶着酷暑坚守岗位,他们就是平凡美丽又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

昨天下午,马路上热浪滚滚,让很多人一刻也不愿待在外面。在中山东路上,记者遇到了正在清扫保洁的环卫工人刘师傅,他介绍,因为常年在室外工作,已习惯了各种天气变化,“想要真正把街道、马路打扫干净,流汗湿衣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见他头上围着一条毛巾,时而用扫帚清扫路面,时而跑上几步,追着被风刮走的垃圾。他说,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冷饮、矿泉水、饮料,但这却无形中给环卫工人增添了不少负担。“天一热,冷饮的包装纸、冷饮棒、饮料瓶等垃圾多了不少,很多人会随手一扔,有时为了捡一张包装纸要跨过隔离栏杆走很久。”他告诉记者,环卫所为大家提供了清凉油、人丹等防暑药品,“不过,天太热了,这些东西也顶不上多大的用处。” 

实习生 杨帆 桂姗 记者 胡冰心 配图 谢志斌

聚焦《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三大要点

连日来,镇江市连续多天出现高温晴热天气,拉响了高温预警。《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我市相关单位、企业有关劳动者防暑降温的政策是如何执行的?中暑者维权,操作难不难?记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 “第八条”:追问有多少单位能做到?

《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在高温天气来临前,用人单位应组织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

记者发现,几乎没有受访人知道有“高温天气来临前应体检”的政策,走访的几个建筑工地上,也都没有休息室。“体检?从来没有过。”在市区一建筑工地上,来自安徽的李师傅说,“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知道,一般不会有大问题。”

镇江市区一家私企老板吴先生说,大多数政策都落实了,比如高温费的及时发放,常给员工买饮料、西瓜等,但有的落实起来难,比如“高温天气来临前应体检”政策。“现在我们企业利润本身就不高,就我了解,一些事业单位、国企都难落实,更何况是私企。他说,但公司每年都会在春秋季安排员工体检。

除成本考虑外,规模小、人员紧张、人手调配难,也是造成企业无法保证高温下劳动者作业时间的原因之一。同时,有专家担忧,卫生、人社、工会等部门仅有“监管”“教育”职责,这也造成企业存侥幸心理,阻碍条款的执行和落实。

● “第十七条”:高温津贴该谁拿?何时拿?拿多少?

“对于高温费津贴到底该发几个月?该发多少?目前确实存在争议。”市城管局公环处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对全市环卫工人主要发放的是最热月份7、8两个月的,从市局、到区局、环卫所,每级都有相应的高温补贴费用,环卫工人两个月能拿到手津贴有近1000元,环卫所还免费提供每天的早饭和防暑降温用品。

市公交总公司一位姓林的工作人员说,公交司机高温费的发放是按4个月标准,根据员工岗位设置不同,发放的数额也有差异,但对于一线公交司机都是“就高不就低”,按标准统一发放的。

要说最辛苦的工种,就属顶着烈日的建筑工人。记者了解到,不少工人的高温费都是由劳务公司即“包工头”结算,一般高温费都算到每天的工资中,没有单独的高温费发放。市四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宋先生介绍,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公司所有项目都由各个项目经理负责,工人的工资一般都和包工头结算,目前工人一天的工费在200-250元,一些技术性的工种达到每天400-500元。每天在路面执勤的交巡警也是没有高温津贴的,由于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后,按照公务员相关法律,工资实行统一标准,没有额外的高温津贴费用。

● “第十九条”:中暑者维权,操作难不难?

《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那么,由哪个部门诊断?认定诊断程序复不复杂?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谢石。

“目前全市职业病的诊断全由我们部门负责,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工作环境中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障碍的急性疾病。”他说,一般职业性中暑申请的程序是,个人先填写申请表,由单位认可盖章后,提供医院方临床病历,由职业卫生科组织3名以上省内专科专家对病人进行会诊,按照相应标准和程序,根据临床表现和职业史,符合“职业性中暑”,将诊断为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但对于工伤鉴定后的赔偿,主要由人社部门负责。“2008到2012年,全市共11人申请职业性中暑,其中2010年最多,有8人。”企业生产车间内的一线工人以及公交车司机是主要申请人群。“职业性中暑诊断程序不复杂,中暑者维权操作起来也并不难,但很多市民对于职业性诊断方面和防暑降温政策上没有过多了解。”

  (实习生 杨浩宸 记者 杨佩佩)

  评论:

“清凉”政策,需全社会发力

佩 佩

每到炎炎夏日,公众的目光都会聚焦高温津贴。今年夏天,全国多地不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近三分之一的国土进入“烧烤”模式。“大烤”之下,对于那些每天坚持在一线的劳动者而言,多部门联合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无疑给落实高温津贴多了一份保障,也在无形中为室外作业的劳动者撑起了一把高温下的保护伞。

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强调高温津贴发放的同时,该办法还有很多保护劳动者的规定,如: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这些体贴细致的政策保护了劳动者实实在在的权益。但政策虽好,只有落地才能真正“叫好”,需要用人单位始终把劳动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高温天气下,做好各种防暑准备,不得置劳动者的健康于不顾,更不得以发放高温津贴做幌子,忽悠劳动者在高温下超时工作。

当然,有了法律,如果执行不严,依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对于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最重要的是执行——在监管和执法上始终保持“高温状态”,相关政府部门应多走近群众,深入企业、工地、厂矿等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关心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变坐等投诉为主动服务,发现和解决问题。

防暑降温政策如何真正落到实处?这其中除了法律保障,相关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更为行之有效的途径在于劳动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普及与提升。有的高温劳动者不知还有高温费这一津贴;有的不了解高温作业中若中暑能申请职业性中暑的政策;有的即使拿不到高温津贴,也不敢跟老板较真……这就需要劳动者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了解《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背景:

全国部分地区高温津贴政策一览

■江苏:若企业在6、7、8、9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是每人每月200元。

■上海: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河南: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业发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温津贴。

■北京:每年6月-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广东: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9元。发放时间为6月至10月。

■湖南: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超过35℃的,要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防护设备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同时支付防暑津贴。防暑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浙江:高温作业人员160元/月;非高温作业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员110元/月。发放时间为6月-9月共4个月。 (胡冰心 整理)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