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国人在法国卢浮宫水池中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再次令此种行为受人诟病。有网友认为这“煞风景”的举动是“素质低”的表现。但也有网友对此驳斥,认为有不少外国人也照样会在卢浮宫泡脚,不能摘出国人来横加指责。
(7月31日《重庆晨报》)
西湖洗脚争议的余音尚在,卢浮宫泡脚的图片又在网上疯传。相关的争议,无非陋习与否两个方面。
“泡脚”有争议,因为这一行为本身不像“到此一游”、“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一样,对环境造成的显然危害。但是,恰恰是类似现象的普遍,让越来越多公众意识到了国民文明素质堪忧的问题。
事实上,生活的情趣来源于生活方式,在草地上嬉戏、在野外聚餐,可以展示人性自然之美,而出现的破坏,如垃圾乱扔,污染了情调,让人厌恶。回到泡脚,国人在卢浮宫泡脚,遭到非议。倘若,镜头里都是一色的洋人,只怕还会解读出一个城市的悠闲与优雅,如果是养眼的美女,带着微笑,甚至会读出别样的风情。
不难看出,评判一个行为的俗与雅,从很大程度上基于对一个群体文明素质的内心认定。看来,“泡脚”背后的“文明自信”才是真问题。事实上,文明素质更多的是每个个体内心的坚守,成为信念和底线的一部分,从而外化成有所不为的自觉。
换言之,文明素质可以通过相关行为体现出来,但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有固定的评价标尺。对“泡脚”争议,隐藏着国民普遍“文明自信”的不足,评判更容易流于虚伪的“面子”。当然,“文明自信”不足,也是一种焦渴。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把文明当成一种信仰,从尊重环境、遵守秩序的原理出发,划出有所不为的底线,营造风尚,催熟整体文明果实,在多元与包容中形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