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再提“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明确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自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约法三章”至今,这已是四个月内下达的第三道相关通知,足显中央整治决心。
一般而言,冲击人们视线的往往是豪华办公楼的奢华程度,如“亚洲最大”,堪比白宫,这都是指豪华办公楼带给公众的直观感受。这一次通知,再次重申了各级办公用楼标准,严格强调落实,实际就是保障权力在既有制度框架内运行的命题。
以往,办公楼超标,更多被形容为浪费铺张,似更倾向于从道德角度评价。而实质上,视三令五申的标准于不顾,任何的违规行为都是权力逾矩,比如突破办公用房面积标准;审批失职、监管不力等等。当然,还有一种超标办公楼,地方政府称没花财政的钱,但常识是,不可能有人白白为其埋单,“不花钱”的背后,极有可能隐藏权力与资本的勾肩搭背或部门金库,此为更严重的权力失范。权力僭越,办公楼超标,若要遏制,则必须完善权力监督、强化惩戒追责,不能通报批评了事。
此次通知侧重重申标准和清理已违规开建的。清理只是整治的开始,从制度上防范才是长效之计。因而,有必要反思,各道审批程序为何总被虚置,制度内监督为何屡屡失效?公众监督权利如何实现?
事实上,2007年文件已提出,“把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预算支出作为政务公开重要内容”,这为何一直未严格执行?新一轮整治当总结教训并反思改善之道;对于整治不力的严格问责,详尽的配套惩戒标准也需尽快出台。
超标多严重,权力失范程度就有多大。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关键在于预算监督,在于对权力的约束制约。政府办公楼不超标,只是最基本的规则,而遵循规则只能是常态。规范权力运行也就当保持常态的高压之势。(朱昌俊)
原标题 [遏制超标“官衙”,应是权力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