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阮元与焦山

发布时间:2013-07-30 08:5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阮元

镇江焦山

镇江人对金山四件“镇山之宝”知之甚多,尤其是苏东坡的玉带。除玉带外还有三件是:公元前九世纪周宣王时铸造的周鼎、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方孟获时缴获的铜鼓、明代文征明手绘金山图。其实,焦山除瘗鹤铭外,也有四件“镇山之宝”:西周古鼎、汉定陶鼎、杨文襄公玉带和杨继盛题诗与墨迹,这其中的第二和第四件,全是阮元赠送给焦山的。因而才有“金山玉带焦山鼎,前有苏公后阮公”之说。

阮元赠送焦山“二宝”

阮元于嘉庆七年(1802年)九月,将西汉定陶鼎赠送给镇江焦山。他的《置西汉定陶鼎于焦山》一诗,前有序,记载了西汉定陶鼎的大小尺寸,铭文考证。此鼎来头不凡,是西汉元帝之子、哀帝之父、册封定陶共王刘康的家用器皿。定陶故城,在今山东曹州定陶县西南。阮元说:“予得此鼎,因思焦山只有周鼎,若以汉鼎配之,经史引征,可增诗事。爰以官牍达之镇江府丹徒县,付焦山寺僧永守之。并加册于椟,绘图拓恤钤印,备绿诸事。时嘉庆七年季秋月。”

吴延琛作《西汉定陶鼎》“瘗鹤铭古耀崖壁,海云堂迥来松风。僧寮清供曷需此,要与山水传无穷。名人举动辄不朽,忌以玩物娱心胸。金山玉带焦山鼎,前有苏公后阮公。”

阮元还赠送给焦山“杨继盛题诗与墨迹”,并为此作“送杨忠愍公墨迹归焦山记”。跋文中介绍“杨忠愍公墨迹一卷共五幅,一为《开煤山记》,一为《谪所苦阴雨述怀》,一为《哀商中丞诗》,一为《元旦有感》诗,一为《与王继津书》。”

杨继盛 (1516一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l547年)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他生性耿直,刚正不阿。任兵部员外郎时,鞑靼首领俺答数次入寇,咸宁侯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嘉靖皇帝却听信仇鸾对杨的诬陷,将杨继盛下狱,杨饱受牢狱之苦,被贬甘肃狄道典史。《墨迹》中的《开煤山稿》《哀商中承》《苦阴雨》《元旦有感》就是在这时写的。仇鸾死后,杨继盛被二次起用,当时奸相严嵩掌权,想拉拢杨继盛为其党羽,一年四次升迁,但杨继盛憎恨奸臣严嵩胜过仇鸾,到任刚一个月,便弹幼严嵩“五奸十大罪状”。昏庸嘉靖忠奸不辨,听严嵩构陷之言,又下杨继盛于狱中,受尽酷刑。《墨迹》中的《与王继津书》为此时所写。杨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被害。年仅四十岁。到明穆宗才为他平反,赠太常少卿,谥忠愍。

杨忠愍公墨迹在其被害后,辗转流传,至清嘉庆年间,才传至时任中承的阮元手里。阮元视为至宝,为其能世代相传下去,拟归之焦山。原因有二:一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杨继盛擢迁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北上就职时,于京口,会当时著名古文家唐顺之,同游焦山,做诗“杨子有心渡扬子,椒山无意合焦山;地灵人杰天然巧,瞬息神游万古间”,此诗碑藏于焦山碑林中。天启年间,杨继盛平冤后,镇江知府王秉鉴为褒扬这位忠烈的浩然之气,在坐镇中流的焦山上,将佳处亭改为仰止轩,设杨忠愍公神祠,作永久纪念。原因之二,阮元在《送杨忠愍公墨迹归焦山记》中写道:“卷帐之藏,昔人比之云烟过眼,若贤忠之遗迹,史志之文献,固未可等量之,唯是子孙少不肖,非饱蟑蠹即归鬻失,平泉草木,能终不与人哉。世家秘阁之藏,不如名山僧寮之寄,较然明矣!”其大意是:一般图书的收藏,从前人们把它比喻为过眼云烟。但贤良忠臣的墨迹、史志文献之收藏不能与一般图书等量齐观,后世偶尔出现不肖子孙,不被虫蛀,就会被卖掉,如唐朝李德裕那奇花异草、珍松怪石的平泉庄园终归易主。世家秘阁的收藏,不如名山僧寮的寄藏更加为世人所知从而流传久远。所以,“嘉庆丙寅(嘉庆十一年,1806年),僧秋屏请改立忠愍公主于焦隐庵后屋中,元稍葺新之,重题木扁”。然后将收藏的杨继盛墨迹送至焦山仰止轩中。阮元为了能使杨忠愍公墨迹能在焦山永久保藏,不致被人骗去,还规定:“如摹刻墨迹,抄写书志,只可在山为之,勿令俗夫持去也。”由此可见,《墨迹手卷》最后归藏于焦山,这在当时很具有历史意义。

阮元向焦山赠汉鼎和杨忠愍墨迹之义举,真乃文人雅事。在收藏之风盛行的今天,我们究竟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文物古玩,我想二百多年前的真正文化人已经为大家作出表率,阮元当时的做法确实体现了一种开明、超前的理念。

阮元也是研究“瘗鹤铭”的权威人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梁章钜以新购《瘗鹤铭》旧拓本呈阮元,他鉴定为真旧拓。“丁儿从吴门以重价购得《瘗鹤铭》旧拓本,有翁覃溪师跋,然楮墨未精,颇无神采,尚不及余斋旧藏之残拓一纸。今年携至扬州,呈云台师,以为真旧拓也。惜止七字耳。未几,从孟玉生处购得一册,存二十五字,册前有姜镛题八分字,似是康熙年间所作。”(梁章钜《瘗鹤铭旧拓本》《浪迹丛谈》卷九)

阮元创建“焦山书藏”

焦山书藏由阮元首倡,这是他继创办灵隐书藏后,创办的又一重要书藏。嘉庆十八年(1813年),阮元任漕运总督,这年春天,他在瓜洲和好友焦山诗僧借庵、诗人王豫商定在焦山设立书藏。嘉庆十九年(1814年),阮元命丁百川等人在焦山西麓海西庵内建起了藏书楼,取名“焦山书藏”,阮元作《焦山书藏记》,书匾额,并捐赠许多藏书。

1929年,柳治徵、陈去病、庄蕴宽等20人在焦山设立焦山书藏委员会,聘请学者张东山先生居山校书编目,张病逝山阁后,又请其担任江苏国学图书馆编辑的儿子张祖言继其事,以后又请项燕北先生相助,按照图书的内容,对焦山书藏的藏书进行编目。1934年秋天,完成了《焦山书藏书目》六卷,分经、史、子、集、志、丛六编,著录藏书1834种,2041部,34447卷,12122册。可惜,正当焦山书藏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即将发挥更大作用之际,抗战爆发。1937年农历十一月十日上午,焦山沦入敌手,焦山我守军和民众遭枪杀,各庵收藏被抢夺,焦山书藏被焚烧一空。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汤水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