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播下一颗信任的种子

发布时间:2013-07-16 07:5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查提示●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危机频现,爱心救助反遭诬陷让我们感叹于做好人的成本太高;医患之间拔刀相向让我们感慨于人与人之间诚信关系的缺失;食品安全乱象丛生让我们寒心于无良企业的道德失范。问题接二连三的密集爆发,使社会一度陷入“不诚信、不放心”的亚健康状态,好人成了“异类”,好事成了“怪象”,好人好事甚至会反遭人质疑和嘲笑。您给时下社会综合诚信度打多少分?您给自己本人的诚信度打多少分?如果遇到好心人主要邀请搭“顺风车”,您会上车吗?本期调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

 
调查图表一: 您给时下社会综合诚信度打多少分?

调查图表二:您给自己本人的诚信度打多少分?

 

调查图表三:如果遇到好心人主要邀请搭“顺风车”,您会上车吗?

超四成受访者:

认为自己诚信度在60分至80分之间

本期调查共回收纸质问卷98份,另有132名网友通过金山网、镇江网友之家等网站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时下社会综合诚信度低于60分;超四成受访者认为,自己诚信度在60分至80分之间;超两成受访者遇到“顺风车”时选择不上车。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

社会综合诚信度低于60分

您给时下社会综合诚信度打多少分?58.7%的受访者认为低于60分;33.8%的受访者认为60分至80分之间;7.5%的受访者认为80分以上。

“如今社会诚信度之所以越来越低,就是因为生活中老百姓遇到太多不诚信的事情。”调查中,市民曾先生表示,就如最近频频被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一些企业为了牟取私利而侵害消费者的权利,老百姓侵权现象太普遍,而一些政府部门处罚力度不够、行政部门对市场监管不力。

23.3%的受访者认为:

自己诚信度在80分以上

您给自己本人的诚信度打多少分?36.5%的受访者认为低于60分;40.2%的受访者认为60分至80分之间;23.3%的受访者认为80分以上。

“不敢保证自己做得太好,但一些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的事情我是肯定做不出来的。”采访中,市民李女士表示,虽然自己没有那么完美,但在生活工作中诚实守信,真诚待人这些最基本的原则还是能够做到的。“我觉得不管大环境怎么变化,只要人人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社会大环境就没那么糟糕。”

 超两成受访者:

 遇到“顺风车”不会上车

 如果遇到好心人主要邀请搭“顺风车”,您会上车吗?29.6%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会;27.9%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不会;42.5%的受访者表示视情况而定。

“上呀!我还是愿意去相信别人一次。”家住运河路的王女士说,生活中还是有好心人的存在,比如身边的一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队伍在为失独家庭、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服务,不能因为极个别人的自私行为而“一刀切”,还是应该发现和了解那些正能量的存在。

  (记者 杨佩佩) 配图:谢志斌

相关报道:

 
暴雨中,一市民的电动车陷入淤泥中,热心市民一起帮忙。王呈 摄
 

选择相信我,到底有多难?

“诚信”,诚实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也是自古就推崇的基本行为规范,如今却渐渐被很多人遗忘。热心市民提供顺风车却频频遭遇冷遇、白眼,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逐渐流失,部分企业也遭遇信任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在进一步扩大,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为59.7分,进入“不信任”水平。很多人认为,社会诚信已经到了警戒线,由此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全社会都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到底大家怎么看的,记者进行了走访。

顺风车遇冷,仅因诚信流产吗

镇江日报今年4月23日4版曾刊登了一则《小伙请人搭顺风车遇冷》的报道,文中主人公赵鹏开着爱车在市区热情邀请市民搭顺风车回新区的时候,却遭遇意想不到的场景:一路五次停车,都没有一位市民上他的车。“请大哥大姐们不要用鄙视的眼光看我,我不是黑车!”极度郁闷的赵鹏回去后在网上发帖讲述了他的遭遇,此帖一发立即引发网友们的围观和热议,短短一天,点击率突破3000,近百人回帖。大多数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支持。他表示,有了这样的遭遇后,让他的心灵备受打击,“今后还要热心帮助他人吗?”这个疑问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热心市民夏先生生活中乐于帮助他人,也曾多次为路人提供“顺风车”,“10次有一半会被拒绝,但并不影响我帮助别人的热情。”他表示,自己能够理解“爱心”搁浅的原因,因为时下社会诚信的缺失,有一小部分人或许会利用“顺风车”的借口图谋不轨或有其他动机,但他认为,诚信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在人与人之间,“诚信”二字超然于各种物质利益,自古使然。要做到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尤其在当下的现实中更不易。因此“顺风车”遭到冷遇也就不难理解了,人与人因功利之心而缺乏互信,诚信流产也成为必然。

企业诚信:比金子还宝贵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道德信条。镇江市泰州商会会长黄礼龙告诉记者,自己分别经营江苏汇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昌龙工贸有限公司,在镇江经商20余年,坚持诚信对人,对自己的上游企业,保证付款及时;对客户,保证产品质量、信守承诺;对员工,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每年都提供技术、管理、营销方面的学习机会。“把诚信注入每名员工的工作习惯,所以我们的企业有80%左右的都是回头客或者是老客带新客来的。”他乐呵呵地介绍。

镇江日报7月5日4版曾刊登一则《技术+诚信:小小维修店的经营之道》的报道,讲述的是一家手机店老板坚守诚信经营,为顾客利益着想,赢得顾客认可的故事。

上周五,记者来到这家位于电力路的美芝手机连锁卖场,当时老板不在店内,但店门口已是聚满了等他的客人,“袁老板啊,服务态度一级棒。”“袁老板,价格公道,手艺也不错。”“在袁老板这修手机,我放心。”记者随后见到了“人气”超高的老板——袁勇,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电子企业工作,下岗后自谋生计开了这家店,“我曾是下岗工人,真的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我开店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大家能来照顾我的生意,就是我的朋友,我怎么会好意思多收钱呢?拼技术吃饭,靠诚信赚钱,这就是我的宗旨。”

市民:不太相信陌生人

谈到社会诚信的话题,家住北湖花园的程先生表示,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叹,陌生人不能相信,“新闻里天天都在发生谁被骗财骗色了,加上社会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有不诚信的行为,当所有的不信任集中在一起时,社会氛围就会改变。”他表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冷漠。面对诚信危机,很多人觉得个人力量渺小,于是随波逐流,一再放低道德底线,看惯了就不以为然了,于是就出现了老人跌倒不敢扶等事情。

“哪儿有免费的好事?”家住弥陀寺巷的潘馨表示,自己母亲曾经参加一个保健机构的讲座,说不买东西没关系,有免费的鸡蛋和日用品送,结果还是被骗几千元买不相干的保健品,“现在全家人都不太相信别人了,这个社会,没有免费的好事!”

“如果有需要,我会帮别人一把。”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卞女士谈到社会诚信危机时表示,她说,比如顺风车,有部分爱心人士,他们像夏先生一样,为人提供顺风车偶尔遇冷时,越挫越勇,这份执著,源于对人性本善的坚持,对道德风尚的坚信,对价值观念的坚定。当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当更多的善行善举遍地开花,当守诚信、讲道德蔚然成风,对于那些善意的援手自然会不揣度、不设防、不见怪,欣然接受。

  实习生 杨 帆 本报记者 胡冰心 

图为社区居民在炎炎夏日为清洁辖区的环卫工送清凉。 文雯 摄

 

共建诚信社会,任重而道远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所推崇,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然而近年来,由于信用机制缺失、道德水平滑坡以及各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造成整个社会出现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情况,重建社会诚信迫在眉睫。

功利利己思想导致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严重问题,无论是个人诚信缺失,还是企业诚信缺失、政府诚信缺失,都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为何会出现诚信缺失这一现象?

“诚信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是近年来,人们社会意识逐渐淡薄,邻里、集体等观念慢慢弱化。市场机制下,功利利己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人处世时多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海燕表示,在传统社会里都把诚信看得非常重要,但现代社会中,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唯利是图甚至铤而走险通过违法犯罪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昧着良心赚钱,使社会诚信遭到极大的破坏。

周海燕认为,只有形成健全的、为全体公民所遵从的价值体系和法律制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才能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普遍信任,有效规范市场行为以及各种社会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公平的法制环境。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素质

道德讲堂、大爱之星评选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近几年,镇江市文明办积极开展道德领域的活动,引导市民讲文明树新风,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倡导弘扬身边的正能量。

镇江市文明办副主任李洪介绍,道德教育上,在各个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建立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等一系列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例来宣传和倡导,让市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还有互相关爱的存在,正能量的存在。

“我市积极践行志愿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伍得到空前提升,并打造了关爱他人、社会、自然的志愿服务品牌。”李洪表示,如我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队伍在全国地级市里名列前茅,这些志愿者自愿对非亲非故的病人无偿献出自己的骨髓,显示出“大爱之城”里的市民大爱之心,营造出助人为乐氛围。

司法助推社会诚信树立执行权威

每年年底,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频繁,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社会诚信的缺失。为此司法部门为农民工讨薪开辟了“绿色通道”,设立农民工维权窗口,提供立案咨询、案件受理、诉讼费减免等一站式服务,案件审理实行特案特办,争取一次性结案。

“社会的诚信度和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法院对案件的执行力,要打击规避行为,树立执行权威。”开发区法院副院长杨荣说,自5月16日至6月30日开发区法院开展突击执行活动,加大执行威慑力度,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通过地方媒体、微博等平台,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被执行人共计10余人进行曝光。截至今年6月,共受理执行案件1207件,执结847件,执行到位标的额款257万余元,标的额到位率达84.45%。(记者 杨佩佩)

 

  评论:

播下一颗信任的种子

筱 璃

诚信犹如社会生活的空气,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互信的稀薄已经令人难以喘息:我们不放心把权力交给有关部门,因为“房叔”、“表叔”会把权力寻租;我们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因为他们可能遭遇伤害;我们不放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因为担心会被讹诈;我们不放心吃一顿饭,因为商家卖给我们的可能是地沟油……难怪网友调侃,我们不相信爱情,不相信末日,我们相信的是我们什么都不信。

诚信缺失有如社会的“溃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弥散,无法愈合。也正因为此,人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维护商业信用、维护个人利益、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我们会为了一点小事,展示诸多证件,填写无数表格,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更不要说,我们还在为诚信缺乏付出的高昂精神代价,要为修复国家形象做更加艰苦的努力。

当下,在情感约束越来越少的“陌生人社会”里重建道德规范,虽然艰难,但势在必行。重建社会信任,首先要刹住某些公权力和商业利益的横行之风。信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当这种好感因为社会不公而丧失,人与人之间就再难有互信的基础。其次,信任指向的是人心,关照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面对社会信任缺失,我们不需要犬儒主义的愤世嫉俗、同流合污,不需要偶像崇拜的超脱世外、自愚愚人。要重树信任,我们需要对普通人保持信心,从信任你身边的人开始,让信任的星星之火燎原。

诚信不光关乎道德,也关乎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如今,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已经把“诚信”二字,郑重写入城市新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做法也值得借鉴。试想,当诚信成为一座城市的习惯、传统,甚至引以为傲的标志,那么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市民也自然有了荣誉感和使命感。不需要过多的提醒,诚信真正成了与生俱来的品质。

诚信缺失是事实,但城市中令人感动的事情也总在发生。然而久而久之,公众似乎只是习惯了被感动,忘了在被感动之后应该做点什么。上周,好心司机风雨中送上暖心“顺风车”的举动令人记忆犹新,不妨从这件事开始,当我们每个人在感叹别人发光发热时,自己也学会放心,学会相信。

 

 他山之石:

深圳立法保护“好人”

被称为“好人法”的《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以下简称《保护规定》)近日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2013年8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首个保护救助人的专门立法,将为“活雷锋”撑起一把保护伞,诬告陷害救助人将担责。

深圳此次出台《保护规定》旨在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该规定全文仅10条,不足700字,是深圳市最短法规之一,但却被网友称赞为“微规定,开先河,保义举”。

《保护规定》最大亮点莫过于被救助人举证规定。明确了若被救助人主张其人身损害是由救助人造成的,举证责任应由被救助人承担,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依法由被救助人承担不利后果。救助人因被救助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而发生费用的,有权依法向被救助人追偿。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律的框架下,《保护规定》保护了救助人的利益,消除了好人做好事的顾虑,减少自“彭宇案”以来的不利影响。深圳此次立法,在结合社会热点基础上,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该规定的出台一方面回应了大众的呼声,反映了群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法律的地方细化,将相关条款集中以条例形式出现,有助于法官依法判案。

                     (杨佩佩 整理)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