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池莉的一条微博引来了热议。微博上说:“地铁里,外国人对乘客微笑,微笑的回报率99.9%,中国人对人微笑,微笑的回报率0%。”3日,本报记者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微笑测试”。面对记者的笑,许多人回以防备或警惕的眼神,但也有少数路人对记者微笑相对,还有人关切地问记者:“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7月4日《广州日报》)
有人说,世间最美的表情是微笑。微笑是春风,能消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微笑是太阳,能温暖孤独者寂寞的心灵;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最真挚的沟通方式。事实上,微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在当今社会,人们似乎慢慢地失去了这个本能,不仅将自己的微笑深深地隐藏起来,而且面对他人的微笑心存不安,怀疑别人“笑里藏刀”。当微笑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引发了人们的反思:是谁扼杀了我们发自内心的微笑?
诚信与微笑,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一旦出现了信任危机,势必会导致微笑危机。因此,若想重新找回人们脸上的微笑,首先应重塑信心和信任。社会文明,最终需要公民素质来承载和体现。因此,在全社会重塑诚信、倡导诚信、践行诚信,让诚信和微笑,成为人人恪守的一种美德,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是文明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诚信和微笑,需要正义力量去支撑,需要制度和机制去呵护,让守信者得到褒奖,让失信者得到一定的惩戒。比如,别人给你让座,不需要回报,但请你一定要给别人一个微笑,因为微笑往往有着神奇的力量。
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