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新京报》6月27日)
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户口的转变有助于城镇化的建设,然而,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小城镇的户口在今天对于农民是否还有足够吸引力?农民进城之后,靠什么为生?放开落户限制效果如何,取决于小城镇是否有经济活力,是否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目前的城镇发展存在着定位方面的尴尬,这就导致了小城镇对农民没有足够吸引力。农民工们确实希望得到城市户口,但优先考虑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那样能源源不断提供工作机会的城市。一提起农民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民建筑工,但小城镇的城市建设不足以提供那么多建筑岗位,而目前一些大工厂又都是建在省会级城市。因此,小城镇要发展,必须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之路。
什么样的产业发展适合小城镇?不能一提产业发展,就希望小城镇变成工业园、工厂林立。国外的很多小城镇,都是花园式的城镇,并不追求高楼大厦。我们的小城镇其实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多搞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这些优势,是大城市所没有的,这样的小城镇化发展才是有特色的发展,才会在发展中拥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一方面农民希望在城市能安家,能拥有社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权利,另一方面,农村户口在一些农民眼中,也是有价值的。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征地补偿,有一些农民也不愿意放弃农民身份,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小城镇如果没有独特的吸引力,仅凭户口限制方面的放开,政策未必会达到理想效果。再者,城镇化的要义不仅仅在于身份的转变,更在于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总之,城镇化不是复制大城市发展,我们要避免城镇化出现第二轮的“城市病”。
华泊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