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面临外贸增速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PPI连续负增长等诸多不利局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资金过度集中在虚拟经济上,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要想办法将实体经济的泡沫挤掉,要让实体经济能够挣到钱,让钱慢慢离开房地产等有水分的市场,进入到安全资金的投资渠道来。
(6月22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多家银行闹“钱荒”的传闻忽然不胫而走,虽然央行随后就予坚决否认,却还是着实令人吃惊不小。其实,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确实存在毛病,最突出的是结构不合理,由此造成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面临外贸增速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都是顺理成章。经济需要转型,需要提高投资效率。李总理提出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策略,不失为诊治这一病症的一帖药方。
看起来,似乎处处都差钱。有人恨不得政府不断推出一个又一个“四万亿”,好让许多部门、条口都坐拥花不完的资金,制定并推行一个又一个宏伟的花钱计划,铺展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繁荣的表面风光景象,既出政绩,又滋润了自己的衣兜。但是,甭说政府不可能无休无止地不断抛撒“四万亿”,即便加速开动印钞机,让“四万亿”的好景连续演绎下去,恐怕也治不了经济痼疾,甚至最终难免导致崩溃的局面也不好说。因此,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型,都是绕不过去的必经关口。
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十分重要。而知道手中有钱怎么花,或许更紧要。把大量资金投向虚拟经济,却偏偏冷落了实体经济,以致经济领域水分泛滥,泡沫成灾,正是一些人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短期行为造成的恶果。有道是:
砸钱“虚拟”欠思量,
偏废“实体”岂辉煌?
浮躁终难成大业,
尊重规律求兴邦。
为人民利益把好用钱关,有了钱莫乱花,讲究效率,讲求效益,是社会经济工作者不可忘记的要点。
吴之如 文并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