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一位知青父亲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3-06-24 08:3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自银潮周刊创刊以来,我一直在看‘后知青时代’这个栏目,我也常常把刊在‘后知青时代’栏目里的文章念给父亲听。父亲是一位老知青,虽然今年只有64岁,但已经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现在症状虽然没有到最严重的状态,但已经忘事忘得比较厉害了。不过,我们只要跟他提起以前他下放时候的事,他总是说得很清楚。我每次给他读‘后知青时代’相关的文章,他也会很兴奋,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来……”日前,市民刘伟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他的知青父亲的故事。他说:“父亲节要到了,父亲身体健康时喜欢自己写点东西,如果他能写,他肯定会给‘后知青时代’投稿,现在我想替他说一说他的后知青时代的故事。”

刘伟的父亲和那个年代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下了乡,只是那个时候他刚刚上初三,因此在回城后考虑到文化底子不厚,便没有再参加高考,而是进了一家工厂。在农村下放的那段日子里,刘伟的父亲与当地一位农民的女儿结了婚,先后生下了一女一子。

回城后,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刘伟父亲的身上。“那个时候奶奶还在,爷爷已经去世了。奶奶没工作,跟我们一起生活。全家就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我记得那时候他的裤子上总是打满了补丁。印象最深的是,过年时他做了一条新裤子,穿了两天,年一过,他就让妈妈给他在屁股和膝盖上打上了补丁。他说,他是机修工,衣服天天跟地打交道,这两个地方最容易破,所以要先打上补丁,等补丁坏了,再拆开穿,还是一条完整的裤子了。因此,那时候他所有没有补丁的裤子,颜色总是深浅不一。”

刘伟说,即使这样,父亲对孩子们的教育从来不肯放松。“记得上世纪80年代,市少年宫开始招收兴趣班,我姐姐作文好,被老师推荐了去。可是她觉得家里可能交不起兴趣班的学费,就没和父亲说。最后还是老师告诉父亲的,他就把姐姐训了一通,说,家里再穷也不能亏了学习。坚持给姐姐交了学费。”

父亲的爱不仅是严厉的,也是温馨的。那时候企业效益普遍不错,夏天高温时也会给职工发根冰棍。而父亲总是舍不得吃,用毛巾一层层包裹着饭盒,将冰棍带回来。“每次打开饭盒,冰棍都已经软了,但是我和姐姐都会很开心,我们会用勺子一点一点地放进嘴里,那感觉真是又清凉又甜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刘伟父亲所在的企业效益日渐下滑。“我和姐姐先后考高中,姐姐想考中专为家里减轻点负担,但父亲不同意,他心中就有一个上大学的梦,他上不了,他希望我们都能上。他说,你们只要管学习,其他的有他呢。”刘伟的父亲便在家门口摆了个修自行车的小摊,晚上则去南门大街夜市卖小商品。“我有一次帮父亲去进货,大约有三个蛇皮袋,每个都有一百多斤,父亲把最轻的一个给了我,我一下子就被压弯了腰。抬头看看,父亲扛着那个最重的正往三轮车边走,整个人弓得都快成直角了,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父亲的坚强激励着刘伟和他的姐姐。“后来姐姐考上了大学,但是我考的时候失手了,只考上了一个自费的本科,我想,不如上大专算了,可以少花家里点钱。但父亲还是那句话,钱的事不用你们操心,你们只管好好读书。”

刘伟和姐姐都去了外地上大学,父亲在来信中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好。直到有一天刘伟接到了母亲打到教师办公室的电话。“母亲没什么文化,那天我父亲在蹬三轮的时候一个侧翻摔伤了,她一急就找人帮忙,结果人家就帮她查‘114’,查到了我们系的教师办公室电话。直到那时候我才知道,为了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又蹬上了三轮车。白天他修自行车,傍晚便开始蹬三轮,到了晚上十点后就去南门大街夜市跟我母亲交班。因为那时候奶奶中风瘫痪,母亲白天要做家务,还要抽空照顾奶奶……”

刘伟和姐姐大学毕业后陆续工作了,姐姐当了老师,刘伟也在近几年开始自己创业。“本来我想,这下可以让父亲好好休息休息了,但是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现在,我们问他很多话,他常常不记得。他记得最清楚的,也是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的作业写好了吗?你要好好学习啊。’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我心中最好最坚强的爸爸。”

  图/东方IC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沙艳秋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