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地方政府举债发展,受伤害是老百姓

发布时间:2013-06-18 07:0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显示,36个地区2012年底债务余额共计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专家认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靠举债出政绩、大肆借钱融资的做法较为普遍,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逐渐加大。

   (6月12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可否认,现在的财税体制,让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的配置上不能获得较多的话语权,因此,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对称。要发展,没有钱,就必须“寅吃牟粮”,借债谋发展。其实,在地方财政收入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在合理可控的政府债务的范围内,地方政府举债发展本无可厚非。

 但是,地方政府借债的额度越来越多,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无疑也会逐渐加大,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无限度地透支信贷信用,我们就不能不警惕了。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要“勒紧裤腰带”办公,显然,这也是警示地方政府在发展的路上要谨慎,不可盲目。再者,我们不反对政府投资巨额资金谋发展,但是,公共财政到底投向了哪里?是否适当?公众也应有知情权、参与权。

 其实,很多地方的举债发展,并没有很好地把公共财政投入到了改善民生上,而是用在了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上。他们这样做,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捞到升迁的政绩。而且由于监督的缺位,不少人可以从这些政绩工程获得好处,中饱私囊。至于借钱之后怎么偿还?大多没有科学的还款规划,留下了难以预期的后患。当然,有了土地财政的托底,买地的收益就成了地方政府还款的最后稻草,这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房价居高不下。

 债务逼到头上,难保没有人打医疗、养老、教育、基础设施公共财政的坏主意。因此,一旦地方政府的债务形成了泡沫,受损失的不止是土地财政和房价,或许还会波及到各种民生的正常投入。俗话说,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地方政府的超前借债预支,值得重视。那么,我们不能对地方政府的超前借债行为至于提醒,中央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债务考核机制,对一些地方政府的借债盲目建设冲动喊停,或者对责任人一票否决。否则,官员因盲目建设而借债之后拍屁股走,受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来源:南方网 作者:黄齐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