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叶剑英一声令下 北平向垃圾宣战

发布时间:2013-06-11 08:0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动员,循序渐进完成四个目标

动员各界。全市党政军、工学商,走上街头,动员起来!已经被垃圾折磨了好几代的北平市民,一呼百应。清运工作,即为人民服务。干净,就先从自己做起,从每家每户、街头巷尾做起。

1949年3月24日,声势浩大的全民大清扫运动揭开帷幕。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下辖的二十多个机关单位,所有职员,都利用工作间歇时间参与义务劳动。

1949年4月23日,当毛泽东在双清别墅,阅读着人民解放军打下南京总统府,旧政权首都已被攻克消息的时候,在香山脚下,北平城第一阶段的清扫工作已经胜利结束。

所谓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的3月24日到4月18日。所谓清运,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关键字是清、那第二阶段的重点,自然就是运了。

扫出来的垃圾,都去哪儿了呢? 咱们来看看保存在北京市档案馆的这份文件:《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清除积存垃圾工作实施大纲》。其中,写到了工作的四大目标:

1.清除各宅巷寄存垃圾以维护公共卫生。2.扫除街道零星垃圾以保持整齐清洁。3.运除积存场所垃圾以整顿市容观瞻。4.消纳垃圾垫洼充肥以提倡废物利用。

四个目标,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流程。首先,老百姓“各家自扫门前土”,以及市政府组织力量清街清巷,这是前两个目标。清出来的垃圾,会让大家帮忙,先都集中到指定的场所,然后统一运走。这就是第三个目标:运除积存场所垃圾以整顿市容观瞻。

这些指定的场所,被称为垃圾暂置场,全市共计28处,除了一处是在第九区的和平门外后河沿,其余27处,都集中在交通便利,居民比较集中的内城七区,比如第一区的东安门河沿、东城根;第三区的安定门内东城根、皇城根河沿;第四区连接阜成门和西直门的北顺城街;第五区的后海南河沿等等。

怎么大多都在城根或者河沿呢?交通便利是一方面,另外最主要的理由,自然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垃圾积存的区域,下一步运除起来就好办了。考虑得很周全,没想到出岔就出在这上面了。

汽车、人力手车、兽力车,无论公私捎运垃圾

哎?我的垃圾呢?谁动了我的垃圾?1949年4月中,北平多处街道都出现了“垃圾搬家”的怪事儿。明明已经归置好,堆成堆的垃圾不见了。

去的地儿倒也不远,走出几条胡同,但凡有个空场,没准儿就有一大堆。开始大家都觉得这叫集中处理,但接下来,好几天没人管。这下老百姓可就急了,轰轰烈烈地扫了半天,政府到底是有心清还是没心清啊!

干部深感委屈,百姓怨声载道。这段波折,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工作总结》里。

由于准备不够,工作上出现了混乱的现象。当时汽车汽油款项尚未到手,便匆匆开始。各区分会把户存垃圾运到街巷,到处成堆。群众看见垃圾堆了满街,怀疑政府有无决心搞出去,情绪上起了极大波动。为了急于把垃圾搞走,各区分会各自为政,互不联系,形成了上下脱节,工作混乱。

垃圾清运,北平市政府是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去完成的。现在出了乱子,老百姓不买政府的账,总会着急,各区分会也是一肚子苦水,合着忙也忙了,结果好心却办出了错事。

兵家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强调的是什么?后勤!清运垃圾,又何尝不是一场战役!那出现混乱的症结在哪儿呢?在档案中提过了,就是它:汽车。运垃圾是要用车的,北平50多万吨垃圾,得用多少车?运多少趟呢?北京市目前使用的最大载重量的垃圾车是五吨的,就算用这种车,也需要1000辆,跑100个来回。那北平市政府当年能调用的卡车有多少呢?700辆,而且远远装不了那么多。

车少,载重量又小,这就够麻烦的了。还有更让人撮火的一件事儿:光有车也没用,得有汽油啊!当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汽油,是多金贵的物件,全都消耗在运垃圾上,说句公道话,真的不值。那又怎么办呢?就任凭垃圾这么堆着不成?

当然不成!当时,北平市军管会、市政府联合下发《北平市载重空车出城协运垃圾暂行办法》,做了硬性规定:举凡汽车、人力手车、兽力车、排子车等等,无论公私,要出城,必须协助捎运垃圾。

人力手车现在工地上还能见到许多;排子车,其实就是一种大车,人拉的时候就叫排子车,稍微改装就成了马车、牛车这样的兽力车,按照后来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工作总结的说法,利用这种车运垃圾,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丝毫不逊于汽车。

所有参与清运的载重车辆,都可以获得免捐通行的优惠。不过,在当时的规定中,并不包括黄包车。这人力车和人力手车,一字之差,所指的东西,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是坐人用的,拿它运垃圾,还做不做生意了?

但这,就是动员群众的力量。正应了叶剑英市长的那句话: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清洁自己的家园,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填壕沟消纳垃圾,变废为宝

最后,垃圾清出城去怎么办?这其实也是清运工作的第四项,同时也是终极目标:消纳垃圾垫洼充肥,以提倡废物利用。“消纳”是什么概念呢?就两种:填洼、垫路。

小时候家里烧过煤炉子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这样的场景:路不平了,或者有个坑什么的,家里的大人就会铲点儿炉灰,填好整平,压瓷实了之后,一点儿问题没有。当年,北平市的垃圾运到城外,就是干这个用的。

解放军攻打城市的时候,面对国民党的城坚炮利,经常会用到挖战壕的方法,一路挖到城根底下。那水平绝对是世界一流,壕沟里能跑汽车坦克,面积极大,四通八达。而如今北平解放了,用这些壕沟来消纳垃圾,不正是变废为宝嘛!

说来您别不信,当年就是用这些垃圾,不仅填平了城里城外的坑坑洼洼,战壕沟道,还垫出了一条从北平通顺义的公路来!

就这样,从1949年的4月26日至6月30日,第二阶段工作:各待运场和重点场所积存的垃圾被全部清出。而此处提到的重点场所,当然就包括天安门。

直到今天,恐怕都很难精确统计,当时到底有多少干部群众曾在天安门挥汗如雨。不过当年学联需要动员4300名学生去义务参加天安门广场的清扫工作,号召发出之后,一天就有18000名学生和青年来报名,

人多就是力量大。随着天安门地区的垃圾运除干净,第二阶段工作结束。从1949年3月24日到6月30日,历时91天的北平大清扫胜利完成。在清运工作总结中,记录下来的是这样的数字:

清运工作共动用人力73537名,兽力车32113辆,汽车807辆,汽油5409加仑,全部用款,人民券22466895元,折合银元,两万有余。除故宫地区以外,全城共运除垃圾近22万公方,共计20万1638吨。

整修天安门,迎接开国大典

直到这个时候,用焕然一新来形容解放后的北平市容,恐怕才不会为过。但既然已经打扫干净了,为什么在天安门地区清理作业却仍在进行呢?因为很快,这里就要迎来大事了。

1949年7月,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广东、广西地区党政军工作的统一领导,决定组建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8月1日,叶剑英被任命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东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这个月的9日,叶剑英即率大军南下,而接替他出任北平市长的是时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司令员聂荣臻。

就在接替叶剑英担任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之后没多久,聂荣臻又挑起了一项重任:担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当开国大典的举办地最终确定在天安门的时候,留给聂荣臻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但天安门地区却还连个广场都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北平大清扫之后,天安门仍然一片忙碌的原因。

1949年9月18日,天安门的整修工作全面圆满结束。一个可容纳16万人,面积达到54000平方米的广场,已经平整碾压完毕;天安门城楼,连同太庙到中山公园的城墙,粉刷修缮一新,主席台布置完毕;广场上的电动旗杆傲然竖立;专供受检阅部队和群众游行通过的路面,铺好了柏油;广场周边树木葱郁,绿草如茵。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万头攒动,新中国开国大典如期举行。随着毛泽东主席的庄严宣告,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个荡涤干净污泥浊水的城市,从此崛起东方。这个时候,聂荣臻正在观礼台下的总指挥室,监督着典礼的每一个环节;叶剑英,则身处于江西赣州的住所,听着广播,分享着喜悦。

  供稿/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组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