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多份简历、笔试和面试不超过10次、求职三个多月,至今还没签约……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5月23日 新华网)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节节攀升,直接导致就业竞争加剧。今年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而“最难就业季”等这样的词汇,几乎每年不断的出现在媒体上。
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第一,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由此也带来问题:要教育大众化,中国普通高校就必须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而这种增长使得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第二,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导致就业难。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当今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选择何种职业,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是听长辈或朋友的建议择业,导致工作不适合自己,缺乏兴趣,最终导致失业。
第三,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导致就业难。目前仍有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了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现象,导致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第四,用人单位条件苛刻导致就业难。从今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情况看,部分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工作经验,人为抬高门槛,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一定程度挤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
第五,社会现状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是富有活力、充满梦想的一代,他们希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无处不在的就业门槛,让他们深感实现梦想障碍重重。社会应该为他们营造公平的大环境,助力年轻一代实现梦想。而笔者认为,以政府简政放权为核心推动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在前不久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简政放权可以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必须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学取得办学自主权,还是使高等教育机制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打破垄断产业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其前进的关键均是政府“简政放权”。同时,政府应当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政府除了放权、给予大学办学自主权外,还应该建立公平就业机制、打破户籍制度等障碍,从多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天津参加了一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勉励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笔者相信,通过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