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把“到此一游”的美好留在心上

发布时间:2013-06-02 07:3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焦山碑林上的“现代”石刻,金山慈寿塔内的“涂鸦”,公园梁柱上的“木雕”……近日,埃及神庙浮雕上惊现中文“到此一游”引发国人热议,而在镇江,热心网友们将自己身边的“到此一游”以图片的形式发在网络上,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景区公园,甚至是校园、小区里的竹林,都成了少数人兴之所至的“留言簿”。面对众多伤痕累累的现状,网友们愤怒、谴责,也无奈。

凡走过必要留下痕迹,国人“到此一游”的情结自古就有。几千年来,古人们在风景名胜上吟诗作赋、题词刻字,希望通过金石文字和无情的时间抗衡。也正因为这种“留名”思想,成就了不少摩崖石刻。然而放在现代社会,公众以破坏文物的方式来留名、纪念,无疑就成了一种陋习。因为少数人的这些自私行径,我们的名胜古迹经受了时间的侵袭,却无法抵御无德游览者——2007年,中国六处世界遗产被世界遗产大会黄牌警告,其中就有人为破坏严重的原因。

少数人在景点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旅游者素质不高、心态不成熟。说起来没人会否认“到此一游”属于不文明现象,可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文明习惯欠缺,行动起来自然会失范,正如网友“风起时”所说:“这些人以为在砖身上刻上自己的尊姓大名后就能千古留名,其实不然,这样做的后果恰恰是把自己的陋习摆在众人面前。”

当然,个人素质和心态只是硬币的一面,在旅游景点写下“到此一游”,也和法律、监督相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罚款数额为200元以下。实际上,在景区留言者,绝大多数没有受到任何追责。近日,国家旅游局更是发布旅游文明公约,明确指出不在古迹涂刻,然而最终如何落实?违反了又会怎样?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罚措施,仅靠道德自律,显然无法完全解决文明旅游的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其实,出门在外,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李 溟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