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就业率岂能“逼良为娼”?

发布时间:2013-06-02 07:4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谢强(化名)是江西某大学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寝室,因为办事稳重、乐于助人,被室友尊称为“强哥”。5月初,谢强如愿找到了一家单位,签了就业“三方协议书”,同寝室其他几位室友的“就业问题”就成了他毕业之前最大的事儿。不仅为室友,也为他自己。作为学生预备党员,谢强被学院分配了一个硬性任务,就是督促、帮助同寝室的其他人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三方协议书”。谢强和他的同学们早就被告知,如果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没有交上就业协议,就不允许参加第一轮论文答辩。(《中国青年报》5月27日)

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悉,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人,为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校开始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术“逼良为娼”——让学生自寻“婆家”。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签署就业协议,高校将启用“潜规则”,或终止毕业答辩,或扣发文凭,显然,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公权滥用。

一些高校缘何热衷于“就业率”?说穿了就是一种私利在作怪。在有些高校看来,大学生“就业率”就是高校的生命线,就业率高就意味着自己这个高校生源好、质量高,进而赢得社会的认可。有了“就业率”这个“尚方宝剑”,在招生、政府财政投入方面就会抢先一步,倍受重视,取得比别的高校更为优越的条件。殊不知,这种“高就业率”却是以“造假”为代价,里面融入了太多的“水分”。

高校“逼良为娼”进行就业造假危害甚大。首先,这种造假掩盖了就业形势的深层次矛盾。我们知道,真实的就业信息是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的依据,如果过多的大学生“被就业”,表上看是“令人满意”,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实际上这个“就业率”打了多少折扣?高校自然是心知肚明。学生怀揣着虚拟的“就业协议”到社会上闯荡,屡屡碰壁之后就会对社会心存不满,进而将心中的郁闷发泄到社会上,由此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其次,不利于诚信社会的营造。高校使出杀手锏,不签就业协议,就不让参加毕业答辩,没有参加毕业答辩就得不到毕业文凭。为了完成高校交给的“任务”,大学生们就会千方百计到社会上弄虚作假,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把虚拟的“就业协议”搞到手。如果大学生养成以虚假为荣的品格,我们的诚信社会从何谈起?当代大学生他们人生阅历还很浅,此时如果不能受到诚信的熏陶,将来走向社会能否以诚待人,都要打个问号。

再次,不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不是把心思用在教学质量上,而是用在一些乌七八糟的“就业率”上,所培养的学生看似很抢手,实则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学生没有真才实学,即便一时谋到工作,日后也会因为才疏学浅而被社会所淘汰,到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会怪罪学校没有灌输给他们知识,没有教会真本领,可此时为时已晚。虚拟的“就业率”这个窗户纸一旦捅破,高校的公信力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社会声望急转直下,如此一来,高校将会被置于十分尴尬的地步。

实事求是是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在高校“就业率”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再耍小聪明。靠造假只能得益于一时,却不会持久,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口碑,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学质量顶呱呱,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是人才,何愁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到头来只能是自损形象,这是何苦呢?

就业率“逼良为娼”是一种社会命伤,对此人们应该请醒地认识到。(李红军)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李红军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