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从就业难说到体制内诱惑

发布时间:2013-05-27 07:3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699万——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今夏,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在即,诸多省市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一半。尽管,主管部门说所谓“史上最难”并不准确,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是事实。

近700万年轻人,终于离开16年寒窗,准备挤入职场,却发现就业很难。这在30年前,简直无法想象。那会儿的大学生,周末离开校园,胸前准挂着一枚小小的校徽,在公交车上会招来诸多艳羡的目光。现在,校徽随着大学生的骄傲消逝无踪。

有人评论,这是若干年来大学扩招的结果,只不过把当年青年就业问题,推迟了四年而已。也是,2001年那一届,只招了110万大学生,现在是近700万。然而,更多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本来值得额手称庆。只是,传统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让中国每年多了五六百万认为自己应该进入“治人”行列的青年。

国家很着急。5月16日,国办专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发了通知,对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以及国企、民企、小微企业吸纳新员工等,都有严肃的政策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包括失业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座谈,也恳切希望他们到基层去,转变择业观念。

企业本来应该是人才的蓄水池。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有数千万,加上小微企业,有吸纳大学毕业生和更多青年就业的充沛空间。但是,进入中小企业,乃至小微企业,几乎就是“失败”的代名词。做小企业的艰辛众所皆知,融资困难,要钱的却能团团把你围住,早有人戏称,做企业就是学雷锋。

大家心照不宣,对大学生而言,最为诱惑的岗位是公务员。去年国考,热得发烫的职位,是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南川调查队科员”,该岗位竞争比居然达6847比1!

这当然不能责怪年轻人的功利。如果,他们能看到参与企业创新所带来的种种诱人前景,又何必去挤官场这条独木桥呢?

20年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体制外空间曾经充满活力与机会,敢冒险的年轻人纷纷走出体制“下海”,走创业之途,成为市场经济弄潮儿,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然而,时过境迁,年轻人却几乎整体转身,重新向“体制内”钻去。

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当然,针对不断膨胀的行政机构,大刀阔斧的改革早就进入可操作层面。比如,各地事业单位总量与事业单位编制都在被严控甚至冻结,附着于事业单位上的种种好处,也在渐渐剥离中。可是,个别地方出现的“世袭”现象,却部分消解了改革的努力。27岁的湖南省湘潭县副县长徐韬五年七次换岗、担任正科职务一年半就晋升副处级,被质疑只是因为在当地有一个官爸爸。徐韬迅速被免职,但是,对年轻人而言,体制内诱惑并不能这样轻易免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却为国内最优秀的年轻人所不屑。失血的企业,与失去创新欲望的青年,两下里的擦肩而过,阻碍的是民族进步。

所以,终结体制内诱惑,让中小企业成为令人向往的所在,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破解之道。很难,但值得努力。(李泓冰)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泓冰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