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业起兵匡复 (选自明刊本《增补绣像隋唐演义》)
武则天改唐易周,天下哗然。光宅元年(684年)九月,英国公李敬业高举讨伐武则天的大旗,在扬州起事。这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兵变。
既然是讨伐武则天,李敬业的大军自然应该挥师北上,直捣京都,可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支所谓的“勤王之师”竟然掉转矛头,跑来攻打润州。更有意思的是,镇守润州的刺史李思文竟然是李敬业的三叔。
大军为什么会跑去攻打润州呢?当时,李敬业麾下有两个智囊:一个叫魏思温,一个叫薛仲璋。起兵之后,对于大军的作战计划,这两个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魏思温认为,既然是打着“匡复”的旗号,那么“宜帅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薛仲璋则认为:“金陵有王气,且大江天险,足以为固,不如先取常、润,为定霸之基,然后北向以图中原,进无不利,退有所归,此良策也!”
客观上分析,魏思温的建议比较高明。李敬业如果进兵洛阳,那么天下人都会知道他起兵的目的是勤王,很可能会四方响应,大家共同起兵反武,胜算较大。薛仲璋建议攻打常润二州以为定霸之基,如果这样做,很容易让人质疑李敬业起事是另有图谋。
可惜的是,志大才疏、目光短浅的李敬业最终采纳了薛仲璋的建议。曾有史家这样评论这件事:“敬业苟能用魏思温之策,直指河、洛,专以匡复为事,纵军败身戮,亦忠义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气,是真为叛逆,不败何待!”
虽然起兵的是自己的亲侄子,但在君臣大义面前,这李思文可一点都没有含糊。他听说李敬业起兵的消息后,立刻派人抄小路去京都报信。李敬业派兵攻城时,李思文奋力拒守,最终“力屈城陷”。前代曾有史书称,“李思文拒守四十余日而陷”,这显然有点夸张了,因为李敬业从起兵到兵败,才仅有四十四天。不过可以想见,当年李敬业攻打润州城,是经过一场血战的。
润州城陷后,李思文沦为了阶下囚。如何处置李思文,倒成了一个棘手问题了。魏思温建议将李思文杀掉,但李敬业没有同意,他将叔叔关押了起来,并丢下了一句冷嘲热讽的话:“叔党于武氏,宜改姓武。”意思是说,叔叔,你既然那么忠心武氏,你就改姓武好了。润州司马刘延嗣同样不肯投降,也和李思文被关在了一起。曲阿令尹元贞听说润州被攻打的消息,引兵来救,兵败同样被擒。尹元贞宁死不屈,被李敬业所杀。
李敬业的这次兵变,很快以失败收场。武则天调集大兵平乱,李敬业在江北战败,仓皇间带着妻小逃至润州,从蒜山登船,意欲入海,逃往高丽。船至海陵(今泰州)境内时,遇上大风,眼看追兵将至,无处可逃。李敬业被部将所杀。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敬业兵败后,亲属都受到株连,只有李思文因为忠心报国,武则天特意赦免了他,提拔他做了司仆少卿,并对他说:“敬业改卿姓武,朕今不复夺也。”还真的赐李思文姓武了。此外,那位以身殉国的曲阿令尹元贞,被追赠为润州刺史。
一下子变成了武思文,真不知道李思文内心是何感受。说起来这武姓,要算是李思文的第三个姓氏了。这李思文原本并不姓李,而是姓徐。他的父亲,就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徐 ,即“说唐”系列小说中所称的徐茂公。因战功显赫,为表示恩宠,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可惜的是,这样的一位大功臣,死后却因为孙子的叛乱,而被创坟斫棺,不仅全家被复姓徐,而且官爵皆被追削,子孙几乎被诛戮无遗。《三国演义》中张飞曾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专指吕布乃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李思文虽然也有过“三姓”,不过其间经历,处处透出的却是无奈和心酸。
有关李思文的结局,《新唐书》的记载和《资治通鉴》差不多,但在最后却赘了一句:“或言本与敬业谋者,乃复徐氏”,也就是说有人称他是李敬业的同谋,于是也被复姓徐氏了。不过这仅仅是传言而已,真实的历史肯定并非如此。不然的话,李思文肯定要被族诛,而非仅仅被复姓徐氏这么简单了。同为正史,《旧唐书》中的记载却迥异:“十月,率众渡江,攻拔润州,杀刺史李思文。”照《旧唐书》的记载,李思文在润州城陷后,即被侄儿李敬业杀掉了。各种史料相互抵牾这是常见的事,不过这个记载可信度并不高,只能聊备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