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发表排除中国在外的对日多边和约,并公开谴责美、英等国政府。
1951年7月,美国人把对日和约竟然弄到台湾连参加会议的资格都没有,日本人也跟着变脸,让一直急切盼望签约确定“台湾地位”的蒋介石很是着急。10日上午,他在“总统府”听取陈诚、叶公超报告对日和约问题。
叶公超说:“中日之间缔约问题现已由谈判签字转至和约效力问题,美方认为我参加多边和约已不可能,而订立双边和约,也会产生和约效力不及于大陆的问题。”
因为“行政院”已经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这也是陈诚的看法。待叶公超说完,陈诚问道:“是否可由我方声明以现在政府辖区为限?”
两人言下之意,无论台湾还是中共连订定双边协约也不可能,中国完全被架空,“中华民国”以现管辖的地方为范围赶快与日本签约。蒋介石一听陈诚这话,就情绪激昂起来,发起脾气来了。
陈诚立即说:“我们也很不能接受美国态度的转变。外交部先前一天就已经研究应对对策,准备向美方提出抗议,并说明我方立场。”
蒋介石还是责怪陈诚,认为他领导的对日和约问题研究小组工作不着力,“卖了国”、“当了汉奸”……过了很久,他才心绪平静下来,交代说:“声明对日小组再加讨论。”
叶公超报告说:“美方定于12日对外发表和约内容,应尽快决定我方应对态度。”
次日,蒋介石还在生主张以现管辖地方——即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区签约的陈诚的气,没理睬他,连续召集叶公超及张群进行磋商,随后决定由叶公超约见美“驻华公使”蓝钦,表达“中华民国”政府希望在多边和约稿上增订关于中日特殊关系的条文,且如果我方不能参加多边条约的签署,则应与日本同时签订双边条约,并要求中美双方对此应发表联合声明。
随后,陈诚和叶公超一起在“行政院”约见蓝钦,表明“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对日和约的严正态度。
12日早上八点半,周宏涛到草山官邸接蒋介石去“总统府”上班。车上,蒋介石叮嘱说:“向叶公超询问与蓝钦洽商情形。”
无论是在大陆时期还是台湾时期,蒋介石批示文件后对诸事很少再进行过问。这次他罕见地牵挂事情的进展,这让周宏涛很惊讶,也倍感此事的严重性质。
到达“总统府”后,他立即打电话给“外交部”。叶公超回复说:“蓝钦已答应将我方立场向华盛顿报告,但也表示我方与日本的双边条约与各国的多边条约同时签订,恐怕是不可能的事。至于我方必须发表抗议声明,他表示理解与同意。”
上午十点,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会上,陈诚及叶公超向中央改造委员报告整个对美对日交涉经过,并准备好了抗议声明,等候蒋介石批准。
因为心情不佳,蒋介石本不准备出席,但考虑再三,十一点钟,他还是抵达了中央党部。
他先召见叶公超。
叶公超送上“外交部”拟写好的抗议声明。蒋介石看了后,说了句:“柔弱无力。”
“时间局促,已无法再去仔细修改。”叶公超低声地说。
蒋介石迟疑了半小时,才决定批准,并且说:“下午三点前发表。”然后,回到会议室主持开会。
结果,这次会开得众人垂头丧气。周宏涛记述会场情绪是:“与会委员对当前发展都觉得十分沉痛。”
然而,事情继续发酵,坏事不断。蒋介石才回到“总统府”,陈诚派人送来一份“签呈总统为对日和约横遭歧视,请准辞职”的辞职书,要求辞职。
13日清晨,美国于昨日发表的对日和约内容及“中华民国”的抗议同时公诸台湾的各大报纸。
当日,“总统府”接到顾维钧于11日与杜勒斯在华盛顿会晤的谈话纪录。其中,对于中日缔结双边和约这点,杜勒斯主张台湾应就台澎现有地位与日本缔约,且缔约地点准备在东京举行。机要室主任周宏涛看到这个谈话记录,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等于向日本求和啊?”他心里想着,出自内心痛恨美国这样的提议。后来,陈诚也记述:“这一荒谬协议传到中国,举国上下无不悲愤填膺,莫能自己。我因职责所在,尤觉无地自容。”
外交彻底失败了,“立法委员”们也闹起来了。“立法院”对“行政院长”陈诚提出质询。
尽管陈诚为外交失败作了“国际局势依然无法扭转”的辩护,并且还说:“政府对于对日和约的基本政策,是遵照总统迭次所为声明,主张以合理的宽大态度,早日缔结对日和约,以便对日结束战争状态,恢复正常关系。”而事实上,蒋介石这次对日“维权”态度是很坚决的。不然,他也不至于多次暴跳如雷,且在台湾处理大事情第一次撇开且不理睬陈诚。
陈诚办外交,确实是大失败,蒋介石发火了,外界意见很大,发脾气发牢骚的很多,大小报章也是连篇累帧地进行声讨,陈诚除辞职之外别无他法。7月19日,他再次将自己辞职经过函告中央改造委员会秘书长张其昀。按照蒋介石的意见,经张其昀提议,中央改造委员会讨论后决定对陈诚进行恳切慰勉,最后还形成了一份决议文,略谓:陈诚及外交当局从事外交折冲,实已尽其最大努力,国家处境艰难,国际情势及其错综复杂,结果如斯,同深感遗憾。唯有痛定思痛,同心一德,以自立自强之精神,作再接再厉之奋斗。随后,张其昀以秘书长身份向陈诚亲致“全党慰勉依赖之意”。
“中华民国”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发表排除中国在外的对日多边和约,并公开谴责美、英等国政府。然而,美国的媒体却是出奇的冷淡,没有作出很有影响的评论。美国政府受到谴责也不做声。蒋介石等人的声明被“凉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