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促销对象为非京籍顾客,被指歧视北京人。中友百货推出购物满额赠送京八件的活动,但是赠送对象仅面向非京籍的顾客。中友百货的这一做法引发很多人的不满,甚至被指为歧视北京人。“同为消费者,为何待遇不同?”不少网民质问。(4月29日《北京晨报》)
本文标题中之所以有“终于”俩字,并非幸灾乐祸,更非故意挑事儿,而是因为以前歧视外地人常见、歧视北京人闻所未闻,让人感到很稀奇。同时还有另一个想法:让一贯受宠的北京人也尝尝“被歧视”的滋味儿,倒并不见得完全是坏事。
外地人在北京到底承受了多少歧视,估计没有谁统计得出来。找工作,要北京户口;参加高考,要北京户口;老年人享受免费坐公交、逛公园的优待,要北京户口;就连接种甲流疫苗,也要北京户口。外地人在京购房,须提供5年纳税证明;非京籍外地人也必须需有五年以上纳税证明方能参与摇号购车……很显然,上述歧视不少事关外地人的工作、生活甚至是生存,有的还是普遍性的“制度性歧视”,可比一盒点心引发的对北京人的“歧视”个例要严重多了。也难怪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要苦口婆心劝告“北漂请逃离北京”了。
被人歧视的滋味不好受。而只有亲身体验到“被歧视”的滋味儿,方能感同身受,产生切肤之痛。我曾亲耳听到有北京老太太在公交车上轻蔑地说:“这些个外地人哪,不老老实实在老家呆着,非跑到北京来干嘛?!”如果该老太哪一天也终于被人歧视了、鄙视了,说不定她就会反省自己,明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当然,最需要反省的,还是制度的制订者和决策者。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城乡差距、户籍差异,就是横亘在公平正义面前的一道最大障碍。只有打破户籍壁垒,将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公剥离下来,让比太阳更有光辉的公平正义照耀到每一个人,才能实现人人平等的“大公平”。有了“大公平”,各种“小公平”自然而然就会实现,形形色色的歧视也将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