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丹阳早年的客运

发布时间:2013-04-06 08:5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镇江丹阳早年的客运有人力客运、畜力客运和机动车客运等几种形式。

人力客运的工具主要是独轮车和轿子,分别以人推、肩抬进行。听年老者回忆,新中国成立前丹阳城内燕子巷、乔家巷、东门、西门、老火车站等地均设有轿行,专门出租花轿和小轿,至少有轿夫100余人。城内石巷(今小桥街)曾有第一家黄包车公司开业,有车200余辆,由车夫租车经营客运。后来轿行逐渐衰落,但独轮车客运在乡下仍较普及。抗战胜利后,城内轿行全部关闭,而黄包车业却进一步发展,客运主要是黄包车和独轮车。新中国成立前夕,丹阳城内的黄包车公司陆续歇业,独轮车客运亦逐渐被淘汰。新中国成立后,城内原有的黄包车工人57人,率先组成人力车服务组,合作经营客运。1959年,人力车服务组并入县运输公司,黄包车更新为三轮车,并在火车站设立三轮车客运站。1980年后,丹阳城区的运输市场逐步开放,街头三轮车运输个体户逐渐增多。至1985年,全县有三轮车运输个体户109户,而公司仅存7辆三轮车,由职工承包运营。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县运输公司曾在县城经营马车客运,行驶路线为火车站至电影院,后延伸至谷口街。当年笔者进城办事,总是喜欢花5分钱坐上马车进出县城,很是方便。马车内设2排对坐长凳,一次可坐20人,加上中间站立的,多时,一马车可运送客人30多人。马车,曾经是当时城内最时尚的现代客运工具,最多时有4辆马车对开。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马车于1964年停业,如今已成了人们遥远的记忆。

机动车客运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在城内出现。建国后,丹阳成立了民营汽车联营处,经营丹句、丹访等线的客运业务。1950年7月,国营苏南镇江汽车客运分公司在丹阳设站经营客运业务。1975年7月1日,江苏省汽车公司在丹阳成立省第二十三车队,业务上与丹阳汽车站合为一体,经营客、货运业务。1976年8月1日,县汽车运输公司正式成立。1981年7月1日,省第二十三车队和县汽车运输公司实行联营,成立了联营公司。至1985年,省第二十三车队以经营长途客运为主;县公司以经营农村客运为主,兼办县城公共交通。

1984年,丹阳县还成立旅游汽车出租公司,开展旅游车的出租业务。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刘联芳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