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中高职业教育亟待“全新实验”

发布时间:2013-04-05 07:3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中高职课程真正融合了,那么中高职衔接也就自然水到渠成。要确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确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标准,按照“做中学”、“学中做”和“做中创”的崭新模式进行职教新探索。

两年前,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纲要颁布后,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纷纷开始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的探索。近期,各地探索实践陆续反馈,从分析结果看,如何纠正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打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职教战线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首先,上述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举措,在实践中遭遇误读。例如,将中高职衔接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政策,简单的看作是为了解决中高职招生的困境、解决职业教育断头教育等问题;与此同时,很多人将中高职衔接当作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简单的相加。中职学校寄希望于“3+4”“5+2”等衔接的直通车拉动招生,高职学校寄希望衔接保证自己有稳定的生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尤其是中高职衔接“3+4”“5+2”等模式的提法,进一步误导了一部分人的认识,建议将这些模式改名为“中高职连读”“七年制高职”等名称。

其次,一些旧有的条条框框需要突破,例如,目前中职与高职的专业目录不完全衔接、专业标准不完善、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有待完善、国家职业分类不够细致等等,都增大了新的职教改革阻力。

第三,目前各地教育管理部门虽然找到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支点——中高职衔接,但是似乎没有找到中高职衔接推进有效的着力点。换言之,虽然各地职教单位相互模仿学习,但实验的创新、差异等实验性并未体现,多数实验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如何解决目前实践存在的问题?结合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改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两大方面着手——

一方面,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早有分层的定论,但由于以往的职业教育实践没有提出衔接与融合的要求,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慢慢地模糊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理清中高职教育的关系,显然是最重要的前提。

更重要的是,紧抓课程融合,将课程融合,才是推动中高职衔接的着力点。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切的教学都是围绕课程这一核心展开的,如果中高职课程真正融合了,那么中高职衔接也就自然水到渠成。在课程融合试验中,具体应着力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制度建设与完善,要确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确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标准,按照“做中学”、“学中做”和“做中创”的崭新模式进行职教新探索。具体来说,“做中学”的“做”是途径,“学”是目的,学习的核心是技能;“学中做”,“学”是途径,“做”是目的,学习的核心是技术;“做中创”,“做”是途径,“创”是目的,学习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能力。

总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职课程融合,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改革,将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找准撬动变革的支点,将使改革事半功倍;找准推进的着力点,将使实验少走弯路。

(本文作者为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教授级研究员)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杨 新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