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一些官员看不起我们(的品牌),觉得坐我们的车掉价,没面子。”( 中国网)
王传福的话让我想起日前媒体的一篇报道,江苏高淳县某副科级官员魏某,乘坐的公车是奥迪A6L,排量3.0升,售价60多万元,严重超标。事情被曝光后,魏某解释说,自己经常到南京和外地开会办事情,“弄辆破车形象不好”。
不知道一辆豪车能提升官员的什么形象!当下,贪图享乐、盲目攀比之风已成部分官员的顽疾,不仅“坐豪车塑形象”的观念很有市场,车轮上的腐败因“面子”而起的也非个例。
近年来我国公车采购对于排气量、售价和自主品牌的选择都有了硬性要求,但由于缺乏配套监管,各地落实情况不容乐观,除了顶风追逐洋车,私自提高公车配置、采用套牌、以企业的名义购置超标车等,早已成为许多官员规避政策的手段。
公车毕竟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公车采购应首先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据专家介绍,目前自主品牌车虽然在品质上与国外品牌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经完全具备作为政府采购对象的资格。如果官员因贪图奢华怕“掉价、丢面子”而弃购国产车,不考虑纳税人的感受和自身形象问题,其“面子”又能好在哪里去?
公车消费作为“三公”消费的大头,多年来,此领域的超标采购、数量过多等一直是老百姓眼中腐败的象征。一般来说,同等规格的汽车价格,自主品牌要比进口车低三分之一。若官员能在以后换乘国产车,这笔节省下来的开支将不可小视。而且,政府官员坐自主品牌车是一种导向,可为自主品牌树立起更好的形象。更何况,政府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其巨大的采购力不仅能引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会大大推进民族产业的发展。
公车采购首选国产品牌,这是各国政府通行的规则,在我国也是民望所归。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集稿)中,众多车型均为自主品牌产品;在中央政治局近期出台的“八项规定”中,对官员的住房、车辆配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甘肃、湖南、海南等多个省份也相继出台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自主品牌汽车”。
我们期待,在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严厉问责下,这一好政策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