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清明祭扫不妨多些文明省思

发布时间:2013-03-29 09:2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后天,是清明前的最后一个双休日,又一个祭扫高峰即将来临。同样的匆匆忙忙,同样的携家带口。伴随着人流的急剧会合,人们在公众场合的言行举止也将集中呈现。清明祭扫,林边坟地放鞭炮者有之,祭祀垃圾乱扔者有之,祭品趁机乱涨价者有之,祭扫者离开后拿走祭品再卖者有之,为了赶路甚至大打出手者有之……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我们是不是应当思考一下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呢?

城市是人的聚集地,人与人交往的状态往往就是一个城市品质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些自我修养,最终都会物化为个人的行为修养。一个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人,往往对待他人就容易粗暴无礼;一个易对他人撒野的人,往往不会顾惜周边的自然环境。所以,一个人自我品质的追求是人际生活品质的保证,而人际生活的品质则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

缺乏自我约束标准,城市的生活就会出现无序状态。为了赶那几秒钟在车阵中任意变道的车辆,狂呼乱叫的喇叭,乱扔的垃圾,乱穿马路的车辆行人……尽管政府、市民乃至专家都出不少招数办法,但这些陋习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为何,这是因为许多时候这些行为并不涉及法律和道德问题,它就是一种习惯。而这些不好习惯的养成,其根源就是缺乏内在的对文明礼仪、自我涵养和自我约束的省思。

现代社会生活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私人领域,我们可以宽容人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公共生活领域却不然,它是为了实现公共交往和公共利益而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克己宽容,只有每一个人都有了自我约束和节制,理性、文明的公共生活才能形成,城市也才能形成有规划、有秩序的生活状态。

由于我们的社会正由熟人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所以,一些公共交往生活习惯尚未养成,这也就导致了我们一些人可以在家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公共生活中,却会为了一点小事与他人大打出手,在熟人之间会彬彬有礼,可一到了无情感联系的公共场所,就会变得毫无顾忌。特别是近来,由于城市多条道路正在封闭施工,给清明出行带来巨大压力。许多司机遭遇交通拥堵时往往会埋怨城建道路设施太滞后、埋怨交警无能。可是如果反思一下驾驶者的自我行为,我们同样也会发现,因为我抢前一步,你争先一秒,变道、夹塞、随意调头……结果拥挤的交通,会变得更为难行,甚至害得大家苦等更多时间。

通过自我的省思,形成自我行为约束的标准,这些标准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进退有度,在公共生活中拿捏好尺度和分寸,从而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有了这样文明的省思,我们的清明祭扫将会变得更有清明意义。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王 可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