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个车牌卖9万,富人的游戏?
3月23日,上海市车牌拍卖最低价突破9万元大关,“史上最贵铁皮”引发公众的担忧。
一个车牌抵得上两辆经济型轿车,如此令人咋舌的高价,普通百姓如何消受得了?有底价无上限的拍牌政策,是否已经偏离了民生初衷,沦为富人的游戏?
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兼顾公平是首先要考虑的。但上海的车牌拍卖,公平的天平似乎已经倾斜。据了解,每月上海市场可卖出3000—4000辆豪华车,对拥有豪车者来说,拍卖车牌显然更具有优势。但对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0188元(2012年数据)的上海市普通家庭来说,大多数人已经成为拍牌的“看客”。如何圆普通上海市民的买车梦,拍牌政策不能不反省。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调节手段让享有资源者埋单,以便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公平,这并无不妥。从上海市实施拍牌政策效果来说,十年间减少了120万辆汽车,也确实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赢得了时间。但今时已不同于往日,十年前私家车如果算奢侈品,今天的汽车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消费品。政策的初衷虽然未变,但环境已不同,上海的拍牌政策显然需要跟上发展的脚步。
在公平的环境下享有平等的机会,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权利。政府制定的任何公共政策,都应以此为出发点,保护大多数公众的公平权。如果这种公平权面临倾斜的迹象,我们就需要对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