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解放前的呼和浩特

发布时间:2013-03-25 08:3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距今2400年前,中国北方战国时期的第一座云中古城拉开了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史的帷幕,继之出现盛乐城、丰州城、归化城、绥远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历史的变迁给我们留下了多民族的经济、文化元素,特别是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上世纪30年代的呼和浩特大北街。(资料图)

呼和浩特作为一个有着400余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在发展与改造中,这座历史名城也在不断地发展扩大,当年人们眼中的郊区荒地,如今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早在解放前,那些被住户们所熟知的村落、路段,今日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在原址盖起的高楼大厦、拓宽的城市道路已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段迅甫先生从小在旧城长大,他对那“三湾四滩一圪料,十八道半街”的地形至今难忘。

旧城、新城、火车站构成的三角城区

对于呼和浩特,段迅甫亲切地将这里比喻为“生我养我”的地方。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对这座城市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年过古稀的段老为了纪念这座城市的变迁,还曾写下《被青城吞没的村庄》一文,如今已被收录在由他所著的《绿色夕阳》一书中。如今,在老人家中还收藏着一张解放前呼和浩特的城市地图。

据史料记载,呼和浩特旧城在明朝万历三年(1575)被赐名为归化城起,迄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乾隆四年(1739)为巩固边防,清朝在距离旧城五里地的地方新建新城(绥远城),而新城距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新旧两城虽相距仅5里,但是因为新城为军事要塞,在建城时规划的十分方正,城墙高耸,四门壮观,守备森严,城门定时开闭,并设有兵丁把守。所以新、旧两城在当年并不像今日这般往来十分平凡,而且当时道路十分难行,也正是由于居民之间互不往来,通往新、旧两城的道路也是路荒人稀。”段迅甫说。

京张铁路修建后延伸到归绥,也就是当年的京绥铁路,1922年铁路通车,以火车站为中心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居民区,这样一来,新城、旧城和火车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城市布局,旧城为归化城,新城为绥远城,这样以来就形成了归绥市。

“建国前,由于新城的城市建设是有计划且十分规整的,其大街小巷都是仿造北京来建设布局,所以在东、西、南、北街道的配合下交通十分便利,而旧城则较为凌乱,之所以凌乱是由于当时旧城建设面积较小,现在旧城北门当年有一个门楼,而南门就在旧城大十字的位置,征战噶尔丹后旧城临时扩大。”段迅甫说:“因为旧城以南以召庙为主,而以北则以衙署为主,在扩大城市时就将召庙与衙署连接在了一起形成旧城的市区,直到有了今日的旧城大南街、大北街、南茶坊等,而大十字以南的街道在当年都是不存在的。”

据段迅甫介绍,上个世纪初,城市发展虽然缓慢,但是也逐渐蚕食了城边的一些村庄,占领了大片农田,使一些村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人们把旧城的地形概括为“三湾四滩一圪料,十八道半街。”“三湾”是指九龙湾、西河湾、胳膊湾,“四滩一圪料”是马莲滩(位于今日的新民街)、苟家滩(位于今日东、西尚义街一带)、后沙滩(位于今日的一中后街)、孤魂滩(位于今日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和位于小召西的圪料街(所谓圪料街就是不正的意思,指由大召到小召的街道),其余就是十八条街道和小召前的半条街道(今清泉街)。清代,以大盛魁为首的旅蒙通事行和以集生祥为首的皮毛蹄角行,在旧城南北形成了两个商业中心,“南头起”原为召庙的地盘,后来买卖字号和居民必须向喇嘛购地盖房,召庙将土地零打碎敲出卖的结果,造成了大小召周围杂乱无章、形同迷宫一样的街巷。在大召西南有一条胡同叫长和廊,长约三百丈。长和廊所在地原是一个农村,它名叫长安村,清末民初这里逐渐形成街巷,长安村也成为城市建设中第一个被“规划”的村落。

村落渐渐消失,被城市所取代

民国10年,火车通到归绥,早期原打算由新城南门经过西菜园一带经大召通行,由于这一带土地肥美,居住人口多,鉴于高额的地价为了节约成本,后提出另外两种方案,一是放在大青山下坝口子附近,因为离市区较远不方便人们出行最终被否定;二是设在梁家沙梁也就是现在火车站的位置。

“当年呼和浩特周边有很多叫沙梁的地方,如东沙梁、北沙梁、徐家沙梁、郑家沙梁、贾家沙梁、八科沙梁等,之所以被称作沙梁可见当时城区郊外土地并不平坦,到处是盐碱地、沼泽地与河流冲积风沙堆积起来的高岗地。梁家沙梁村民搬出后,并以这里为中心修建了火车站及其职工宿舍。另外,还为站长和段长修建了独门独院、花砖墁地的公馆,这路就是今日的中山里。后来,火车站前出现了粮栈、货栈和饭店、旅店等商业网络,把梁家沙梁的耕地完全吞占了,临街的铺面及砖瓦房代替了低矮的“一出水”土房。梁家沙梁成为第二个被城市吞并的村庄。” 段迅甫回忆说:“火车站建成后, 1929年修建了直通到新旧城的大马路。同年在粮栈西街西头(现车站西街)筹建了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34年,附属面粉厂开业。从火车站粮栈西街往南到旧城北门开了一条大路,起名叫通道街。在这条街上曾经有两座村庄,一个是十间房(现金桥大厦所在地);一个叫红桥村,具体位置在现内蒙古医学院后面。这两个村庄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城市淹没。代州坟位于扎达盖河以西,是山西代州人去世后所埋葬的地方,而这里正是今日的牛街,目前饭店、KTV随处可见,而那条路曾经则是一条明沟,后被填平而成。”

新城西门与旧城北门之间,有一条弯曲泥泞的土路,途经一个村庄,叫姑子板申(今巴彦塔拉饭店一带)。这条路从新城西门出来,通过现内蒙古博物馆所在地,穿过姑子板申村,沿营坊道前的新城道,经过清真大寺西的礼拜寺巷到达旧城北门。“之所以被叫做姑子板,在民间有这样两种说法,一是由于尼姑被称做为姑子,而姑子板可能就是有尼姑庵所在的村落;另外一种为姑子板蒙语意思有板申房子的意思,由于这里曾居住着很多走西口到达这座城市的外乡人,是一个有很多姓氏组成的村落,又叫百姓译为蒙语发音介于板申而得名,而如今这也无从考证了。”段迅甫说。1918年,时任绥远都统的蔡成勋,为了新旧两城交通方便、便于统治和管理,命令其所率领的第一师,出动工兵,从新城西门到旧城北门之间,修了一条直达马路,在盐碱地上先修路基,再垫沙碾压,并在路两侧栽杨柳树,但由于这里为盐碱下湿地,雨季一到道路泥泞难走,而这条路正是早期的中山路。直到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才修成了洋灰路,但是有几段路每年春天翻浆。建国后,在路两旁开了排水沟、加宽路面才显得平坦好走。去旧城虽然不用再走姑子板申村,但是该村仍是新城通往旧城小校场的捷径。1923年,姑子板申村北面建起的长城外设备最全、规模最大、医术最高的公教医院,共占土地192亩。1934年,绥远毛织厂动工,占用了姑子板申部分农田,厂址北为姑子板申村的坟地,大约有千余座坟,后在此地盖起乌兰恰特及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广播电台等文化设施。上个世纪50年代,姑子板申村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这也形成了解放前呼和浩特市的又一新的城市格局。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云艳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