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片子只要口碑好、卖得好,片方就会趁热打铁把效益最大化,给电影拍续集成了延续品牌的主要方式。近期,包括《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寒战》、《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内的多部卖座国产电影就相继宣布筹拍续集,准备趁热打铁再续票房佳绩。
因为一部片子卖座就拍续集,是否有急功近利之嫌?在同一个题材上反复操作,是否会影响中国电影的原创力?对于观众来说,这么多续集的上映是否意味着要忍受更多出于商业目的的粗制滥造?关于续集的种种争议,一直都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众多制片方之所以对拍续集趋之若鹜,省事、保险、有人缘是几大重要因素。对制片方来说,有了前作的铺垫,续集在未出炉之时就能先行“造势”,和一部另起炉灶的电影相比,不仅在作品未出炉之时就借助原创的影响力先行造势,节约了大量营销、宣传成本,还在商业上为资金回笼增加了保险系数。看电影就像选择洗发水,制片方热衷于拍续集,是因为他们相信观众愿意把钱花在所谓的品牌上。
对制作方和院线经理来说,续集是优质电影的品牌延伸,是一块不退色的金字招牌,是票房保证,不过对于扎堆呼啸而来的续集,观众能否持续买账?
“有时候看系列电影是最好的怀旧方式,像《哈利·波特》系列,即使剧情不好看也还是继续看,毕竟陪自己走了10年。”有影迷表示,拍续集在本质上是一种偷懒行为,只能证明电影创作者们的苍白和短视,比如《生化危机4》沦为卖弄暴力血腥和电脑特技,今年的《福尔摩斯2》已经没话可讲到拿两个男主角的感情说事,《灵魂战车2》啰啰嗦嗦地让人昏昏欲睡,进电影院像是在看电视剧。
曾几何时,好莱坞在其黄金时代,最卖座的电影从来都没有续集。没人拍过《宾虚2》、《音乐之声2》,或者《乱世佳人2》。到如今,好莱坞缺的不是续集,而是有质量保证、值得不断拍续集的“首部曲”。甚至,有人调侃说,好莱坞如今过度依赖续集,都已经忘记如何拍新片了。
应该说,拍续集有很大的取巧性,这种取巧性表现在沿袭旧情节,旧套式,多注重在场面上追求宏大,而忽视对人物情感,对事件细节的雕琢,虽然看起来续集比原创热闹、刺激,但也常因缺乏艺术上的突破、人物性格单一、情节依葫芦画瓢而落入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续集更是成了烂片的代名词。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续集蜂拥而至,标志着中国导演市场意识的觉醒,这是国产电影在产业上的可贵尝试,这说明片方对电影本身的质量有信心,作为一个产业,中国电影“起码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赚钱了”。
作为《泰囧》的出品方,光线影业董事长王长田预言,系列电影的出现将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必然趋势,更将直接影响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格局。他分析:“系列电影意味着电影要品牌化和系列化,观众会对其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样的系列电影既照顾到原有观众群的记忆与情结,同时,已有的口碑和亮点也会吸引一大批新观众走进影院。”
不是所有电影都需要拍续集,也不是能拍续集的电影才有价值。国产电影续集如此“高烧”不退,不能不让人担心其质量能否跟得上。续集要想做到锦上添花,一个基本前提是投资方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对原来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有所继承,但更得有所创新。说到底,优秀的续集电影不仅仅是叫一个相同的名字,而是要让观众对这个片名有持续的观影安全感。